单凭临床表现,难以区分苯丙胺中毒和可卡因中毒。但是本质上,对于这两类患者的处理是一致的。 可卡因中毒发生缺血性胸痛和心血管意外的比例更高。
尿液毒理筛查有助于区别可卡因和苯丙胺。
合法药或违禁药品的用药史,以及与血清素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如: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甲氧氯普胺,舒马曲坦,锂剂,和右美沙芬)。 焦虑、激惹、谵妄、烦躁不安以及定向障碍;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神经肌肉检查的典型特征在下肢更明显。
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升高,肌酐升高,血清碳酸氢盐浓度下降。 引起相互作用的可疑药物水平(如果可用)可能具有诊断价值。
可因药物引起或既存状态诱导恶化,且难以精确辨别。
但无论哪一种都不是紧急镇静和对症治疗的禁忌症。一段时间的镇静和行为控制之后,辅以更详细的病史,可以在药物的急性作用消失之后重新评估。
属于慢性范畴,常有营养不良、肝肿大、黄疸和腹水。
可以通过碳水化合物缺陷性转铁蛋白确诊,但未广泛应用。 血清酒精含量>22 440μmol/L(200mg/dL)但损害表现不足可提示酒精作用耐受,但不作为确诊依据。
长期滥用或高剂量用药史,在过去的1到6d内中断。 高热症状并不突出。 老年人更危险, 往往发病时间更长。
可通过毒理学筛查鉴定毒物。
不同于拟交感神经毒性时的多汗,抗毒蕈碱综合征患者表现为黏膜干燥以及皮肤发热、发红和干燥。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尿潴留。自服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药、解痉药、一些抗抑郁药(尤其是三环类抗抑郁药)、眼睫状肌麻痹剂或其他植物衍生物(包括颠茄和曼陀罗属)。
可通过毒理学筛查鉴定毒物。
有慢性高浓度酒精摄入史的患者突然中断酒精摄入可引起戒断反应。 随后的数小时至数天时间里,高血压、心动过速及激惹状态会越来越重。
可通过毒理学筛查鉴定毒物。 其他指标包括肝功能检查异常和全血细胞计数 (full blood count, FBC) 显示大红细胞症。
高温暴露史,尤其是伴有强体力劳动;滚烫、发红、干燥的皮肤;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出汗,但是通常少于苯丙胺中毒时的表现。 疲惫、虚脱相较于激惹和狂躁状态更常见。
尿液浓缩,血液粘稠伴凝血功能下降,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计数升高,核心体温升高,而药物和酒精检测结果常为阴性。
突发性严重头痛,常被描述成一生中所经受的最严重的一次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畏光、脑膜刺激征、眼内出血或其他定位体征。
通过CT或MRI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椎穿刺术见血性脑脊液提示脑出血或穿刺损伤。 脑血管造影可证实动脉瘤的存在。
发热、头痛、嗜睡、精神状态改变;免疫功能低下状态;运动和感觉障碍,癫痫发作或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头部CT(非增强)正常或轻微异常,低密度病变以及轻度质量效应突出延迟;脑脊液检查用于细胞计数和革兰氏染色,细菌培养发现微生物可以诊断。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