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来看,大部分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感染人群没有症状,或仅有最为轻微的症状。少于 4% 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长于 2 周。关于对无症状患者进行治疗,尤其是儿童,存在争议。在蓝氏贾第鞭毛虫流行地区,治疗可能并不理想,因为治疗后儿童面临快速再感染的可能。如果感染引发生长迟滞,治疗则可导致追赶性生长(即使可能发生再感染)。一项孟加拉国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治疗可有效改善小肠黏膜的功能,提高年龄别体重和身高别体重 Z 值。[85] 对于这种情形,治疗各种线虫感染的药物,例如阿苯达唑,可能有一定的疗效;然而,其 5 日的剂量在多数情况下要求很难完成。
对于日托中心的无症状感染儿童,如果有良好的基线营养状态,可能并不总是需要治疗。然而,无症状感染的儿童可能排出虫体达数月,并感染家人。这可能会引发家庭感染,甚至可能使得社区感染水平居高不下。如果蓝氏贾第鞭毛虫在日间托儿所引发复发性腹泻,则应该对日托机构的所有儿童进行筛查和治疗。有证据支持使用乳铁蛋白来降低贾第鞭毛虫在儿童中定植的发生率。[86]
根据一项研究,成人使用甲苯咪唑治疗的治愈率是 78.7%,使用奎纳克林治疗的治愈率是 83.6%。[87] 慢性贾第鞭毛虫病患者,无论有无免疫缺陷,使用标准药物治疗方案经常难以治愈,可能需要更长期的重复治疗、高剂量或联合治疗。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