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药物和手术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但伴有不同的复发率。

延误诊断较为常见,导致疼痛得不到治疗。来自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会 (Endometriosis Association) 的数据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从发病到治疗平均需要 10 年。[103] 患者和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可减少诊断延迟,尤其是对于年轻患者。

如果未能充分评估其他可能导致疼痛的原因(如盆底张力性肌痛),或可导致治疗失败。多次手术不仅增加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不能获得长久的疼痛缓解。

维持研究的长期性是困难和昂贵的。在这些数据缺乏的前提下,很难提供广义的预后。然而,较年轻的患者和那些患有重度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症状复发。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低生育力

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低生育力女性其妊娠结局各异,取决于诸如年龄、排卵、输卵管功能及男性因素等多重因素。目前可得到的美国国家数据是关于诊断后 IVF 的成功率的数据。Society for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英国一项针对约 15,000 名女性的人群研究,随访了 30 多年,对曾接受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的患者与无已知疾病的患者进行了比较。研究者发现,早期与晚期妊娠的产科并发症与阳性病史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10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