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BMJ临床实践/BMJ Best Practice
BMJ Best Practice

新兴疗法

肉毒杆菌毒素A

此药物可使被注射肌肉轻度瘫痪(踇展肌、趾短屈肌、跖方肌)或直接作为止疼药和/或抗炎药从而起效。一项小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其短期缓解疼痛效果明显。[68]另外一项小规模观察研究发现,6例顽固性疼痛超过14个月的患者通过局部注射60-80单位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后6-14周,50%患者症状得以减轻。[69]

英夫利昔单抗

一项研究描述了对一位33岁HLA-B27阳性的脊柱关节病患者进行3次注射英夫利昔治疗,该患者无其他关节受累,症状为双侧足跟痛。治疗前磁共振可见跖筋膜止点水肿、跖筋膜明显增厚以及跟骨骨小梁水肿,治疗后7周可见止点水肿消退,跖筋膜增厚仍存在。3次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治疗后3个月明显减轻,治疗后6个月症状彻底消失。顽固性疼痛患者炎症反应明显,而其他抗炎药效果不明显时可考虑使用英夫利昔或其他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阻滞剂。[70]

冷冻手术

冷冻疗法是一种微创技术,将细小探针经皮插入病变组织,形成约-70ºC( -94ºF)低温,使组织或细胞坏死。探针末端为球形,周长约0.5cm,形成低温导致神经轴突或细胞分子断裂,从而改变疼痛传导通路。一项前瞻性研究中,59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61例足跟)通过冷冻疗法,疼痛得以缓解。局部麻醉后行小切口,插入3mm套管针以便插入探针。冷冻3分钟,间隔30秒,再次冷冻3分钟,局部冲洗后敷料包扎24小时。1例患者出现局部脓肿,切开清创及口服抗生素治疗后治愈;3例因持续疼痛行开放跖筋膜切开术;6例患者(10%)需行第二次冷冻治疗;52.4%的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今后冷冻疗法与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可能会有一定意义。[71]

自体血液注射

跖筋膜炎顽固疼痛患者,局部自体血液注射可刺激血管长入及纤维形成。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者盲法研究比较了自体血液输注和皮质类固醇注射:通过肘前静脉采 1.5 mL 自体血并将其与 1 mL 的 2% 利多卡因混合,然后通过足底内侧途径进行注射。治疗后6个月两组疗效无明显区别,均能使疼痛得到缓解。而封闭组在治疗后6周及3个月时疼痛缓解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可考虑在封闭注射治疗失败的患者中使用自体血注射,或者对比自体血注射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患者慢性疼痛评分的差别。[72][73]

富血小板血浆

富含血小板血浆局部注射是一种新兴疗法,采集患者血液后,通过离心获得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并注射到跖筋膜部位。遗憾的是,较大规模的随机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价比较罕见。不过,有 2 项不同的系统评价现已显示,PRP 在 3 个月时等于或优于皮质类固醇注射。[74][75]早期的小型病例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有一定益处,[76]但是长期效果仍然需要研究。

脱水羊膜

在顽固性病例中,脱水羊膜注射正在成为更具侵入性的手术操作的替代疗法。将羊膜以 1:1 的比率在生理盐水中再水合,然后将溶液进行筋膜内注射。研究显示出此疗法在短期症状缓解方面具有前景;然而,这种治疗方式的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77]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您没有英文内容的访问权限,如有此需求请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BMJ临床实践/BMJ Best Practice
BMJ Best Practice

新兴疗法

肉毒杆菌毒素A

此药物可使被注射肌肉轻度瘫痪(踇展肌、趾短屈肌、跖方肌)或直接作为止疼药和/或抗炎药从而起效。一项小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其短期缓解疼痛效果明显。[68]另外一项小规模观察研究发现,6例顽固性疼痛超过14个月的患者通过局部注射60-80单位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后6-14周,50%患者症状得以减轻。[69]

英夫利昔单抗

一项研究描述了对一位33岁HLA-B27阳性的脊柱关节病患者进行3次注射英夫利昔治疗,该患者无其他关节受累,症状为双侧足跟痛。治疗前磁共振可见跖筋膜止点水肿、跖筋膜明显增厚以及跟骨骨小梁水肿,治疗后7周可见止点水肿消退,跖筋膜增厚仍存在。3次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治疗后3个月明显减轻,治疗后6个月症状彻底消失。顽固性疼痛患者炎症反应明显,而其他抗炎药效果不明显时可考虑使用英夫利昔或其他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阻滞剂。[70]

冷冻手术

冷冻疗法是一种微创技术,将细小探针经皮插入病变组织,形成约-70ºC( -94ºF)低温,使组织或细胞坏死。探针末端为球形,周长约0.5cm,形成低温导致神经轴突或细胞分子断裂,从而改变疼痛传导通路。一项前瞻性研究中,59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61例足跟)通过冷冻疗法,疼痛得以缓解。局部麻醉后行小切口,插入3mm套管针以便插入探针。冷冻3分钟,间隔30秒,再次冷冻3分钟,局部冲洗后敷料包扎24小时。1例患者出现局部脓肿,切开清创及口服抗生素治疗后治愈;3例因持续疼痛行开放跖筋膜切开术;6例患者(10%)需行第二次冷冻治疗;52.4%的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今后冷冻疗法与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可能会有一定意义。[71]

自体血液注射

跖筋膜炎顽固疼痛患者,局部自体血液注射可刺激血管长入及纤维形成。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者盲法研究比较了自体血液输注和皮质类固醇注射:通过肘前静脉采 1.5 mL 自体血并将其与 1 mL 的 2% 利多卡因混合,然后通过足底内侧途径进行注射。治疗后6个月两组疗效无明显区别,均能使疼痛得到缓解。而封闭组在治疗后6周及3个月时疼痛缓解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可考虑在封闭注射治疗失败的患者中使用自体血注射,或者对比自体血注射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患者慢性疼痛评分的差别。[72][73]

富血小板血浆

富含血小板血浆局部注射是一种新兴疗法,采集患者血液后,通过离心获得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并注射到跖筋膜部位。遗憾的是,较大规模的随机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价比较罕见。不过,有 2 项不同的系统评价现已显示,PRP 在 3 个月时等于或优于皮质类固醇注射。[74][75]早期的小型病例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有一定益处,[76]但是长期效果仍然需要研究。

脱水羊膜

在顽固性病例中,脱水羊膜注射正在成为更具侵入性的手术操作的替代疗法。将羊膜以 1:1 的比率在生理盐水中再水合,然后将溶液进行筋膜内注射。研究显示出此疗法在短期症状缓解方面具有前景;然而,这种治疗方式的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77]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您没有英文内容的访问权限,如有此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