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BMJ临床实践/BMJ Best Practice
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虽然跖筋膜炎是自限性疾病,但需要18个月才能缓解,因此此疾病仍然是医生所面临的难题。保守治疗可使90%的患者疼痛减轻,10%的患者无明显疗效(疼痛超过12个月)。

治疗目标

治疗目的是彻底缓解疼痛,但往往需要4-18个月的保守治疗。[26]治疗主要针对可诱发足部疼痛和不适的解剖学因素、生物力学因素及环境因素。[27]联合治疗是基本方法,目的在于定位疼痛和炎症部位、减少组织应力、重建肌肉力量及柔韧性。[28]随机对照研究常对比不同的联合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而不是对比单一的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而且不同的研究采用了不同的判断预后的方法,更多的是依靠患者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的测量数据。尽管如此,关于急性跖筋膜炎的研究仍然很受关注。

初始治疗

一线治疗是保守治疗,包括以下治疗方法的不同组合:休息、减重、足部矫形、机械支撑、非甾体抗炎药以及跟腱跖筋膜拉伸等。也包括短效局部激素注射和石膏固定,超声波及电位刺激是常用的物理疗法。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保守治疗可有助于足跟疼痛的缓解。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多是由于不能够坚持治疗。只有因负重运动造成持续剧烈疼痛者或非手术治疗6-12个月无效者,才考虑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或手术治疗。

休息

休息或更改运动方式是常用的治疗建议,有研究表明高达25%的跖筋膜炎患者可通过休息缓解症状。[29]

足部胶带固定

足部胶带固定作为一线治疗方式,主要用于改善足弓的机械支撑。这种方法是由Ralph Dye于1939年最早提出,后经多人改进。首先在跖骨头近侧于足底横行粘贴第一条胶带,之后在足跟部周围纵行粘贴第二条胶带,胶带止点分别位于第1、5跖骨头近侧,最后于足底由外向内粘贴多条胶带。[30]一般一个治疗周期为3-5天。[31]足部低位胶带固定短期疗效显著,是最早的足弓支撑方法,而且对于改善晨起疼痛和晨僵有效。其与跟腱及跖筋膜拉伸训练结合缓解疼痛效果更佳。[32]

足部矫形器

鞋垫、制式矫形器、个体化定制矫形器以及足跟垫最常用,但长期疗效有待证实。[33]一项Meta分析显示所有类型的矫形器均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功能。[34]有研究认为在12个月时,使用制式矫形器或个体化定制矫形器疗效无明显差别。[33][35]

夜间使用夹板

夜间使用支具是治疗急性或顽固性跖筋膜炎的有效辅助方法。[36][37][38]对于休息后运动障碍(晨起或久坐后初始行走时疼痛)效果不佳,很多患者因为夜间支具佩戴不舒适影响睡眠而放弃使用。

拉伸训练

跟腱及跖筋膜拉伸应每日3次,每个部位应每次拉伸10次。[39]小腿拉伸[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小腿拉伸由克利夫兰诊所的 Alex Koleszar 提供;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跟腱拉伸[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跟腱拉伸由克利夫兰诊所的 Alex Koleszar 提供;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足底拉伸[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足底拉伸由克利夫兰诊所的 Alex Koleszar 提供;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拉伸建议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腓肠肌-比目鱼肌的夜间挛缩会导致足底筋膜刺激和症状持续。[40][36]拉伸训练有助于改善预后,但若患者不能坚持则治疗效果不能确定。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短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这种足跟部病变的常用方法。但缺乏相关大宗病例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一项随机研究认为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有助于疼痛缓解,但与安慰剂相比无明显差别。[26]

皮质类固醇注射

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用于缓解跖筋膜炎引起的急性疼痛,效果明显。[41][42][43]大多数研究证实了其短期有效性。副作用包括足底脂肪垫萎缩、跖筋膜断裂及神经损伤,尽管少见但时有发生,而注射时疼痛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其他物理治疗

包括冰敷、超声治疗、超声波药物渗透疗法、电离子透入疗法、冷冻疗法以及深部组织按摩伴肌筋膜放松。[44]物理治疗师常结合使用拉伸训练、夜间支具及足部矫形器。[45][46]冰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辅助治疗方法,每次冰敷 20 分钟可有效缓解局部疼痛,并且几乎没有全身性不良反应。

石膏固定

对于疼痛剧烈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确实是有效工具。石膏固定可使患者负重时足跟部不受力,从而杜绝晨起疼痛和晨僵,长短期缓解疼痛,但患者很难耐受。

二线、三线治疗

只有因负重运动造成持续剧烈疼痛者或非手术治疗6-12个月无效者,才考虑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或手术治疗。

体外冲击波治疗

10%的患者经过12个月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相关研究并不充分。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是一种无创性治疗方法,被推荐为跖筋膜炎的二线治疗方法,常用于顽固性跖筋膜疼痛的治疗。此方法无明显副作用,有一定疗效,既往数据并没有为这种疗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 6 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3 项没有显示出获益,[47][48][49]2 项报道获益甚微,[50][51]另一项涉及跑步人群,显示疼痛显著减轻。[52]更新的研究认为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后12周60%-70%患者疼痛得到缓解,疗效可持续1年。[53][54][55]

外科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的患者,手术治疗有一定疗效,作为三线治疗方法。[1]常用的手术方法为部分跖筋膜松解及神经松解,疗效并不确定,部分研究表明成功率为50%。为了避免完全切断跖筋膜后造成外侧柱不稳定,推荐切断50%以下跖筋膜。[56]近期大部分研究未提及手术切除跟骨下方骨突。顽固性疼痛合并神经炎者,神经松解可能有效。内窥镜下跖筋膜松解是另一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有其特殊的并发症(如神经损伤)。

体重对于手术治疗成功与否影响不大。超重患者与体重正常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率相近。症状超过两年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佳。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您没有英文内容的访问权限,如有此需求请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BMJ临床实践/BMJ Best Practice
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虽然跖筋膜炎是自限性疾病,但需要18个月才能缓解,因此此疾病仍然是医生所面临的难题。保守治疗可使90%的患者疼痛减轻,10%的患者无明显疗效(疼痛超过12个月)。

治疗目标

治疗目的是彻底缓解疼痛,但往往需要4-18个月的保守治疗。[26]治疗主要针对可诱发足部疼痛和不适的解剖学因素、生物力学因素及环境因素。[27]联合治疗是基本方法,目的在于定位疼痛和炎症部位、减少组织应力、重建肌肉力量及柔韧性。[28]随机对照研究常对比不同的联合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而不是对比单一的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而且不同的研究采用了不同的判断预后的方法,更多的是依靠患者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的测量数据。尽管如此,关于急性跖筋膜炎的研究仍然很受关注。

初始治疗

一线治疗是保守治疗,包括以下治疗方法的不同组合:休息、减重、足部矫形、机械支撑、非甾体抗炎药以及跟腱跖筋膜拉伸等。也包括短效局部激素注射和石膏固定,超声波及电位刺激是常用的物理疗法。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保守治疗可有助于足跟疼痛的缓解。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多是由于不能够坚持治疗。只有因负重运动造成持续剧烈疼痛者或非手术治疗6-12个月无效者,才考虑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或手术治疗。

休息

休息或更改运动方式是常用的治疗建议,有研究表明高达25%的跖筋膜炎患者可通过休息缓解症状。[29]

足部胶带固定

足部胶带固定作为一线治疗方式,主要用于改善足弓的机械支撑。这种方法是由Ralph Dye于1939年最早提出,后经多人改进。首先在跖骨头近侧于足底横行粘贴第一条胶带,之后在足跟部周围纵行粘贴第二条胶带,胶带止点分别位于第1、5跖骨头近侧,最后于足底由外向内粘贴多条胶带。[30]一般一个治疗周期为3-5天。[31]足部低位胶带固定短期疗效显著,是最早的足弓支撑方法,而且对于改善晨起疼痛和晨僵有效。其与跟腱及跖筋膜拉伸训练结合缓解疼痛效果更佳。[32]

足部矫形器

鞋垫、制式矫形器、个体化定制矫形器以及足跟垫最常用,但长期疗效有待证实。[33]一项Meta分析显示所有类型的矫形器均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功能。[34]有研究认为在12个月时,使用制式矫形器或个体化定制矫形器疗效无明显差别。[33][35]

夜间使用夹板

夜间使用支具是治疗急性或顽固性跖筋膜炎的有效辅助方法。[36][37][38]对于休息后运动障碍(晨起或久坐后初始行走时疼痛)效果不佳,很多患者因为夜间支具佩戴不舒适影响睡眠而放弃使用。

拉伸训练

跟腱及跖筋膜拉伸应每日3次,每个部位应每次拉伸10次。[39]小腿拉伸[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小腿拉伸由克利夫兰诊所的 Alex Koleszar 提供;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跟腱拉伸[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跟腱拉伸由克利夫兰诊所的 Alex Koleszar 提供;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足底拉伸[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足底拉伸由克利夫兰诊所的 Alex Koleszar 提供;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拉伸建议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腓肠肌-比目鱼肌的夜间挛缩会导致足底筋膜刺激和症状持续。[40][36]拉伸训练有助于改善预后,但若患者不能坚持则治疗效果不能确定。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短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这种足跟部病变的常用方法。但缺乏相关大宗病例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一项随机研究认为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有助于疼痛缓解,但与安慰剂相比无明显差别。[26]

皮质类固醇注射

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用于缓解跖筋膜炎引起的急性疼痛,效果明显。[41][42][43]大多数研究证实了其短期有效性。副作用包括足底脂肪垫萎缩、跖筋膜断裂及神经损伤,尽管少见但时有发生,而注射时疼痛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其他物理治疗

包括冰敷、超声治疗、超声波药物渗透疗法、电离子透入疗法、冷冻疗法以及深部组织按摩伴肌筋膜放松。[44]物理治疗师常结合使用拉伸训练、夜间支具及足部矫形器。[45][46]冰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辅助治疗方法,每次冰敷 20 分钟可有效缓解局部疼痛,并且几乎没有全身性不良反应。

石膏固定

对于疼痛剧烈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确实是有效工具。石膏固定可使患者负重时足跟部不受力,从而杜绝晨起疼痛和晨僵,长短期缓解疼痛,但患者很难耐受。

二线、三线治疗

只有因负重运动造成持续剧烈疼痛者或非手术治疗6-12个月无效者,才考虑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或手术治疗。

体外冲击波治疗

10%的患者经过12个月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相关研究并不充分。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是一种无创性治疗方法,被推荐为跖筋膜炎的二线治疗方法,常用于顽固性跖筋膜疼痛的治疗。此方法无明显副作用,有一定疗效,既往数据并没有为这种疗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 6 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3 项没有显示出获益,[47][48][49]2 项报道获益甚微,[50][51]另一项涉及跑步人群,显示疼痛显著减轻。[52]更新的研究认为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后12周60%-70%患者疼痛得到缓解,疗效可持续1年。[53][54][55]

外科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的患者,手术治疗有一定疗效,作为三线治疗方法。[1]常用的手术方法为部分跖筋膜松解及神经松解,疗效并不确定,部分研究表明成功率为50%。为了避免完全切断跖筋膜后造成外侧柱不稳定,推荐切断50%以下跖筋膜。[56]近期大部分研究未提及手术切除跟骨下方骨突。顽固性疼痛合并神经炎者,神经松解可能有效。内窥镜下跖筋膜松解是另一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有其特殊的并发症(如神经损伤)。

体重对于手术治疗成功与否影响不大。超重患者与体重正常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率相近。症状超过两年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佳。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您没有英文内容的访问权限,如有此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