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虽然外观无碍,眼病的转归通常取决于最终视力,但继发眼部问题如青光眼,或如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等手术需求也很重要。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关于微生物性角膜炎的大样本研究发现,22% 患者视力下降 2 行以上(Snellen 视力表),2% 则下降≥10 行。[16]

细菌性角膜炎

伴小型或周边中等大小溃疡的患者,在及时治疗后预后较好,通常获得良好视力预后。而进展性或急进性溃疡则可致严重瘢痕及并发症。一项来自新加坡的研究显示,行角膜移植术的患者中 59% 源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角膜炎。[38]

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常由于诊断延误、特效药较少及病原体过强等原因造成预后不好的比例较高。一项来自佛罗里达(当地眼科医生对于真菌性角膜炎经验较丰富)的研究发现,70% 患者仅靠药物治疗后最终视力可到 20/40 或更高,16% 患者则需角膜移植术。23% 患者在急性期需要手术干预。[39]

疱疹性角膜炎

一项来自法国的关于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研究表明,66% 以上的疱疹性角膜炎仅局限于上皮组织,对视力影响较小。[40]而基质的炎症则可造成严重瘢痕。一项来自旧金山的研究显示,由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所引发的角膜移植术比例在降低,而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诊出率并未降低,这提示了重度角膜瘢痕发生率降低。[41]

棘阿米巴角膜炎

棘阿米巴角膜炎以难以诊断和治疗而闻名。一项来自 Wills 眼科医院的研究表明,初始表现较轻的疾病,如树枝状或周围神经性角膜炎,89% 的患者可获得高于 20/30 的视力。而伴有环形溃疡或基质疾病的患者,63% 最终视力仅能识别手指数。[15]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