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妥布霉素强化滴眼剂 : (15 mg/mL) 每 30-60 分钟滴 1 滴于患眼,直至临床和症状改善(通常 4-10 天),继而缓慢减量
更多或
庆大霉素强化滴眼剂 : (15 mg/mL) 每 30-60 分钟滴 1 滴于患眼,直至临床和症状改善(通常 4-10 天),继而缓慢减量
更多-- 和 --
头孢唑林强化滴眼剂 : (50 mg/mL) 每 30-60 分钟滴 1 滴于患眼,直至临床和症状改善(通常 4-10 天),继而缓慢减量
更多或
万古霉素强化滴眼液 : (25 mg/mL)每 30-60 分钟滴 1 滴于患眼,直至临床症状改善(通常 4-10 天),继而缓慢减量
更多加替沙星眼药水 : 患眼每 1-6 小时滴用 1 滴(0.3%)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4-10 天),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或
左氧氟沙星眼药水 : (1.5%) 患眼每 1-6 小时滴用 1 滴眼药水,直到临床和症状改善(通常需要 4-10 天),继而缓慢减量
或
莫西沙星眼药水 : (0.5%) 患眼每 1-6 小时滴用 1 滴眼药水,直到临床和症状改善(通常需要 4-10 天),继而缓慢减量
或
氧氟沙星眼液 : 患眼每 1-6 小时滴用 1 滴(0.3%)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4-10 天),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高危定义:基质浸润直径≥2 mm,中央浸润,中度至重度前房反应,脓性分泌物。
高危患者应在培养和药敏结果得出前予以经验性治疗,包括应用妥布霉素或庆大霉素、头孢唑林或万古霉素联合加强滴眼。治疗方案应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37]
除非发生角膜穿孔(应经验性使用氟喹诺酮或依据培养结果选择药物)或淋球菌感染,口服抗菌素通常不予使用。
治疗期间应停戴角膜接触镜。若已出现角膜变薄,患眼不应以眼垫包扎覆盖,而应使用眼罩保护。[1][11]
首选妥布霉素或庆大霉素滴眼剂,及头孢唑林或万古霉素滴眼剂,每 30 至 60 分钟轮流滴眼。强化滴眼剂由药剂师特殊配制,并不用于商业销售;而眼科制剂可使用特定抗菌素。使用第四代氟喹诺酮可达到与强化抗菌素同样效果,而耐受性更好。[24]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托品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3 次
或
后马托品眼药水 : 患眼滴用 1 滴(1%,2% 或 5%)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或
东莨菪碱眼药水 : (0.25%) 患眼滴用 1 滴眼药水,最多每日 4 次
或
环戊醇胺酯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对于发生了严重前房反应的病例,可使用睫状肌麻痹眼药水以麻痹睫状肌,使瞳孔散大,解除睫状肌痉挛以减轻疼痛,并预防瞳孔后粘连。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对乙酰氨基酚 : 500~1 000 mg 口服,需要时每 4~6 h 一次,最大剂量 4 000 mg/d
布洛芬 : 口服 400-800 mg,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2400 mg/d
或
萘普生 : 初始剂量为口服 500 mg,此后需要时,每 6-8 小时口服 250 mg,最大量不应超过 1250 mg/d
磷酸可待因 : 口服 15-60 mg,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360 mg/d
或
羟考酮 : 口服 5-30 mg(速释型),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
细菌性角膜炎可引起剧烈疼痛,应当高度重视。减轻疼痛的方法包括口服扑热息痛,非甾体抗炎药,或者阿片类麻醉药。
加替沙星眼药水 : 患眼每 1-6 小时滴用 1 滴(0.3%)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4-10 天),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或
左氧氟沙星眼药水 : (1.5%) 患眼每 1-6 小时滴用 1 滴眼药水,直到临床和症状改善(通常需要 4-10 天),继而缓慢减量
或
莫西沙星眼药水 : (0.5%) 患眼每 1-6 小时滴用 1 滴眼药水,直到临床和症状改善(通常需要 4-10 天),继而缓慢减量
或
氧氟沙星眼液 : 患眼每 1-6 小时滴用 1 滴(0.3%)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4-10 天),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中危指<2 mm 范围的周边浸润,伴上皮缺损,轻度前房反应及中等量分泌物。此类病例建议局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37]证据 B
一般情况下无需口服抗生素,除非发生了角膜穿孔(此时应根据经验使用氟喹诺酮类或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药物),或淋球菌感染。
治疗期间应停戴角膜接触镜。若已出现角膜变薄,患眼不应以眼垫包扎覆盖,而应使用眼罩保护。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托品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3 次
或
后马托品眼药水 : 患眼滴用 1 滴(1%,2% 或 5%)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或
东莨菪碱眼药水 : (0.25%) 患眼滴用 1 滴眼药水,最多每日 4 次
或
环戊醇胺酯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对于发生了严重前房反应的病例,可使用睫状肌麻痹眼药水以麻痹睫状肌,使瞳孔散大,解除睫状肌痉挛以减轻疼痛,并预防瞳孔后粘连。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对乙酰氨基酚 : 500~1 000 mg 口服,需要时每 4~6 h 一次,最大剂量 4 000 mg/d
布洛芬 : 口服 400-800 mg,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2400 mg/d
或
萘普生 : 初始剂量为口服 500 mg,此后需要时,每 6-8 小时口服 250 mg,最大量不应超过 1250 mg/d
磷酸可待因 : 口服 15-60 mg,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360 mg/d
或
羟考酮 : 口服 5-30 mg(速释型),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
细菌性角膜炎可引起剧烈疼痛,应当高度重视。减轻疼痛的方法包括口服扑热息痛,非甾体抗炎药,或者阿片类麻醉药。
多黏菌素 B/甲氧苄啶眼药水 : 患眼每 1-6 小时滴用 1 滴(1 mg/mL)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4-10 天),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或
乙酰磺胺眼液 : (10%) 患眼每 1-6 小时滴用 1 滴眼药水,直到临床和症状改善(通常需要 4-10 天),继而缓慢减量
加替沙星眼药水 : 患眼每 1-6 小时滴用 1 滴(0.3%)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4-10 天),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或
左氧氟沙星眼药水 : (1.5%) 患眼每 1-6 小时滴用 1 滴眼药水,直到临床和症状改善(通常需要 4-10 天),继而缓慢减量
或
莫西沙星眼药水 : (0.5%) 患眼每 1-6 小时滴用 1 滴眼药水,直到临床和症状改善(通常需要 4-10 天),继而缓慢减量
或
氧氟沙星眼液 : 患眼每 1-6 小时滴用 1 滴(0.3%)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4-10 天),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低危指非角膜接触镜配戴患者角膜无着染,周边浸润范围直径<1 mm
一般情况下无需口服抗生素,除非发生了角膜穿孔(此时应根据经验使用氟喹诺酮类或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药物),或淋球菌感染。
治疗期间应停戴角膜接触镜。若已出现角膜变薄,患眼不应以眼垫包扎覆盖,而应使用眼罩保护。[1][11]
若角膜炎反复发作或怀疑存在耐药性,可局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托品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3 次
或
后马托品眼药水 : 患眼滴用 1 滴(1%,2% 或 5%)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或
东莨菪碱眼药水 : (0.25%) 患眼滴用 1 滴眼药水,最多每日 4 次
或
环戊醇胺酯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对于发生了严重前房反应的病例,可使用睫状肌麻痹眼药水以麻痹睫状肌,使瞳孔散大,解除睫状肌痉挛以减轻疼痛,并预防瞳孔后粘连。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对乙酰氨基酚 : 500~1 000 mg 口服,需要时每 4~6 h 一次,最大剂量 4 000 mg/d
布洛芬 : 口服 400-800 mg,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2400 mg/d
或
萘普生 : 初始剂量为口服 500 mg,此后需要时,每 6-8 小时口服 250 mg,最大量不应超过 1250 mg/d
磷酸可待因 : 口服 15-60 mg,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360 mg/d
或
羟考酮 : 口服 5-30 mg(速释型),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
细菌性角膜炎可引起剧烈疼痛,应当高度重视。减轻疼痛的方法包括口服扑热息痛,非甾体抗炎药,或者阿片类麻醉药。
曲氟尿苷眼药水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每日 9 次,持续 7-10 天,之后快速减量
或
阿糖腺苷眼药水 : 患眼涂大约 0.5 英寸长度的量的眼膏(3%),每日 5 次(每 3 小时涂一次),连涂 7-10 日
更多或
更昔洛韦眼膏 : 患眼涂大约 0.5 英寸长度的量的眼膏,每日 5 次(每 3 小时涂一次),连涂 7-10 日
阿昔洛韦 : 单纯疱疹病毒:200-400 mg,口服,每日 5 次;带状疱疹病毒:800 mg,口服,每日 5 次,连续服用 7-10 天
或
泛昔洛韦 : 250-500 mg,口服,每日 3 次,连续服用 7-10 天
或
伐昔洛韦 : 单纯疱疹病毒:1 g,口服,每日 2 次;带状疱疹病毒:1 g,口服,每日 3 次;连续服用 7-10 天
疱疹病毒性角膜上皮病变往往表现为自限性,治疗的目的在于缩短症状持续时间。证据 B
对于小的树枝状角膜病变,上皮清除术可作为替代或辅助治疗。[25]
若发生眼压升高(这种情况在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较常见),应进行抗青光眼治疗。一般应避免使用前列腺素类降眼压药,理论上此类药物有促炎作用。
治疗期间应停戴角膜接触镜。
若存在大范围的角膜上皮缺损,应局部加用广谱抗生素眼药,如乙酰磺胺,多黏菌素 B/甲氧苄啶或杆菌肽。
活动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应与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相鉴别,后者为角膜神经损伤及药物毒性引起的损伤。治疗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应停用角膜毒性药物,使用润滑剂及包扎治疗。
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阿昔洛韦眼膏相比,两者同样有效,而前者的患者耐受性更好,发生视物模糊,眼部刺激症状和点状角膜炎的几率更低。[30]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托品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3 次
或
后马托品眼药水 : 患眼滴用 1 滴(1%,2% 或 5%)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或
东莨菪碱眼药水 : (0.25%) 患眼滴用 1 滴眼药水,最多每日 4 次
或
环戊醇胺酯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对于发生了严重前房反应的病例,可使用睫状肌麻痹眼药水以麻痹睫状肌,使瞳孔散大,解除睫状肌痉挛以减轻疼痛,并预防瞳孔后粘连。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对乙酰氨基酚 : 500~1 000 mg 口服,需要时每 4~6 h 一次,最大剂量 4 000 mg/d
布洛芬 : 口服 400-800 mg,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2400 mg/d
或
萘普生 : 初始剂量为口服 500 mg,此后需要时,每 6-8 小时口服 250 mg,最大量不应超过 1250 mg/d
磷酸可待因 : 口服 15-60 mg,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360 mg/d
或
羟考酮 : 口服 5-30 mg(速释型),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
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由于角膜知觉减退,其表现的症状可能较临床现象显示的程度为轻。若需要使用减轻疼痛类药物,可包括口服扑热息痛,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麻醉药。
阿昔洛韦 : 单纯疱疹病毒:200-400 mg,口服,每日 5 次;带状疱疹病毒:800 mg,口服,每日 5 次,治疗剂量连续服用 10-14 天,后减为抑制剂量长期使用
或
泛昔洛韦 : 250-500 mg,口服,每日 3 次,治疗剂量连续服用 10-14 天,后减为抑制剂量长期使用
或
伐昔洛韦 : 单纯疱疹病毒:1 g,口服,每日 2 次;带状疱疹病毒:1 g,口服,每日 3 次;治疗剂量连续服用 10-14 天,后减为抑制剂量长期使用
-- 和 --
泼尼松龙眼药水 : (1%) 患眼滴用 1 滴眼药水,最多每日 3 次,持续 1-3 周
或
氯替泼诺眼药水 : (0.5%) 患眼滴用 1 滴眼药水,最多每日 3 次,持续 1-3 周
基质型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由组织对病毒抗原的炎症反应引起,治疗需要局部使用激素。证据 C也可能还存在活动期的感染,应同时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27]证据 B
若发生眼压升高(这种情况在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较常见),应进行抗青光眼治疗。一般应避免使用前列腺素类降眼压药,理论上此类药物有促炎作用。
治疗期间应停戴角膜接触镜。若角膜变薄超过 50%,患眼不应以眼垫包扎覆盖,而应使用眼罩保护。
若存在大范围角膜上皮缺损,应以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60 mg/d,并迅速减量)代替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并使用广谱抗生素滴眼液,如乙酰磺胺,多黏菌素 B/甲氧苄啶,或加用杆菌肽。轻度病例时可以 0.5% 氯替泼诺代替泼尼松龙。
活动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应与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相鉴别,后者为角膜神经损伤及药物毒性引起的损伤。治疗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应停用角膜毒性药物,使用润滑剂及包扎治疗。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托品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3 次
或
后马托品眼药水 : 患眼滴用 1 滴(1%,2% 或 5%)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或
东莨菪碱眼药水 : (0.25%) 患眼滴用 1 滴眼药水,最多每日 4 次
或
环戊醇胺酯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对于发生了严重前房反应的病例,可使用睫状肌麻痹眼药水以麻痹睫状肌,使瞳孔散大,解除睫状肌痉挛以减轻疼痛,并预防瞳孔后粘连。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对乙酰氨基酚 : 500~1 000 mg 口服,需要时每 4~6 h 一次,最大剂量 4 000 mg/d
布洛芬 : 口服 400-800 mg,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2400 mg/d
或
萘普生 : 初始剂量为口服 500 mg,此后需要时,每 6-8 小时口服 250 mg,最大量不应超过 1250 mg/d
磷酸可待因 : 口服 15-60 mg,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360 mg/d
或
羟考酮 : 口服 5-30 mg(速释型),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
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由于角膜知觉减退,其表现的症状可能较临床现象显示的程度为轻。
阿昔洛韦 : 单纯疱疹病毒:200-400 mg,口服,每日 5 次;带状疱疹病毒:800 mg,口服,每日 5 次,治疗剂量连续服用 10-14 天,后减为抑制剂量长期使用
或
泛昔洛韦 : 250-500 mg,口服,每日 3 次,治疗剂量连续服用 10-14 天,后减为抑制剂量长期使用
或
伐昔洛韦 : 单纯疱疹病毒:1 g,口服,每日 2 次;带状疱疹病毒:1 g,口服,每日 3 次;治疗剂量连续服用 10-14 天,后减为抑制剂量长期使用
-- 和 --
泼尼松龙眼药水 : (1%) 患眼滴用 1 滴眼药水,最多每日 3 次,持续 1-3 周
或
氯替泼诺眼药水 : (0.5%) 患眼滴用 1 滴眼药水,最多每日 3 次,持续 1-3 周
疱疹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是组织对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需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存在活动期感染时应同时加用口服抗病毒药物。[27]证据 B
若发生眼压升高(这种情况在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较常见),应进行抗青光眼治疗。一般应避免使用前列腺素类降眼压药,理论上此类药物有促炎作用。
治疗期间应停戴角膜接触镜。若角膜变薄超过 50%,患眼不应以眼垫包扎覆盖,而应使用眼罩保护。
轻度病例可以氯替泼诺代替泼尼松龙。
若存在大范围的角膜上皮缺损,应局部加用广谱抗生素眼药,如乙酰磺胺,多黏菌素 B/甲氧苄啶或杆菌肽。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托品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3 次
或
后马托品眼药水 : 患眼滴用 1 滴(1%,2% 或 5%)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或
东莨菪碱眼药水 : (0.25%) 患眼滴用 1 滴眼药水,最多每日 4 次
或
环戊醇胺酯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对于发生了严重前房反应的病例,可使用睫状肌麻痹眼药水以麻痹睫状肌,使瞳孔散大,解除睫状肌痉挛以减轻疼痛,并预防瞳孔后粘连。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对乙酰氨基酚 : 500~1 000 mg 口服,需要时每 4~6 h 一次,最大剂量 4 000 mg/d
布洛芬 : 口服 400-800 mg,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2400 mg/d
或
萘普生 : 初始剂量为口服 500 mg,此后需要时,每 6-8 小时口服 250 mg,最大量不应超过 1250 mg/d
磷酸可待因 : 口服 15-60 mg,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360 mg/d
或
羟考酮 : 口服 5-30 mg(速释型),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
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由于角膜知觉减退,其表现的症状可能较临床现象显示的程度为轻。若需要使用减轻疼痛类药物,可包括口服扑热息痛,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麻醉药。
那他霉素眼药水 : 患眼每 1-2 小时滴用 1 滴(5%)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1-3 周),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伏立康唑眼药水 : 患眼每 1-2 小时滴用 1 滴(1%)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1-3 周),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更多或
两性霉素 B 眼药水 : 患眼每 1-2 小时滴用 1 滴(1.5 mg/mL)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1-3 周),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更多伊曲康唑 : 治疗第一天 400 mg 口服,每日 1 次,此后 200 mg 口服,每日 1 次,使用 2-6 周
或
短杆菌肽/新霉素/多黏菌素 B 眼药水 : 患眼每 30 分钟-2 小时滴用 1 滴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2-3 周),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或
克霉唑眼药水 : (1%) 患眼每 30 分钟至 2 小时滴用 1 滴眼药水,直到临床和症状改善(通常需要 2-3 周),继而缓慢减量
更多或
伏立康唑 : 体重<40 kg:100 mg,口服,每日 2 次,使用 2-6 周;体重>40 kg:200 mg,口服,每日 2 次,使用 2-6 周
治疗过程往往漫长而复杂,主要原因在于最初的诊断难以明确。
若角膜溃疡处上皮已长成但浸润仍处于活动期,行角膜上皮清除术可能使药物更易渗透入角膜。
治疗期间应停戴角膜接触镜。若角膜变薄>50%,患眼不应以眼垫包扎覆盖,而应使用眼罩保护。
若存在大范围的角膜上皮缺损,应局部加用广谱抗生素眼药,如乙酰磺胺,多黏菌素 B/甲氧苄啶或杆菌肽。
真菌性角膜炎,若存在严重炎症反应,或基质浸润范围>2 mm,或局部用药效果较差时,建议口服伊曲康唑治疗。证据 C
一项 Cochrane 综述发现,没有证据表明某种抗真菌药物,或联合使用某几种抗真菌药物,对于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更有效。既往研究显示,局部外用那他霉素可能优于局部外用伏立康唑。[31]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托品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3 次
或
后马托品眼药水 : 患眼滴用 1 滴(1%,2% 或 5%)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或
东莨菪碱眼药水 : (0.25%) 患眼滴用 1 滴眼药水,最多每日 4 次
或
环戊醇胺酯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对于发生了严重前房反应的病例,可使用睫状肌麻痹眼药水以麻痹睫状肌,使瞳孔散大,解除睫状肌痉挛以减轻疼痛,并预防瞳孔后粘连。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对乙酰氨基酚 : 500~1 000 mg 口服,需要时每 4~6 h 一次,最大剂量 4 000 mg/d
布洛芬 : 口服 400-800 mg,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2400 mg/d
或
萘普生 : 初始剂量为口服 500 mg,此后需要时,每 6-8 小时口服 250 mg,最大量不应超过 1250 mg/d
磷酸可待因 : 口服 15-60 mg,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360 mg/d
或
羟考酮 : 口服 5-30 mg(速释型),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
真菌性角膜炎可引起严重疼痛,需足够重视。止痛药物包括口服扑热息痛,非甾体抗炎药,或者阿片类麻醉药。
氯己定眼药水 : 患眼每 30 分钟-2 小时滴用 1 滴(0.02%)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2-3 周),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更多或
普罗帕脒眼药水 : (0.1%) 患眼每 30 分钟至 2 小时滴用 1 滴眼药水,直到临床和症状改善(通常需要 2-3 周),继而缓慢减量
更多或
聚已缩胍眼药水 : 患眼每 30 分钟-2 小时滴用 1 滴(0.02%)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2-3 周),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更多或
短杆菌肽/新霉素/多黏菌素 B 眼药水 : 患眼每 30 分钟-2 小时滴用 1 滴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2-3 周),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更多由于缺乏有效抗微生物药物,且常常延误诊断,治疗过程往往漫长而困难,并常具争议性。
可每小时尝试以下各项局部用药中的一项或多项:普罗帕脒,多卤苯酸,氯己定,或者新孢霉素。严重或顽固病例常常加用口服伊曲康唑治疗。
若角膜溃疡处上皮已长成但浸润仍处于活动期,行角膜上皮清除术可能使药物更易渗透入角膜。
若角膜变薄>50%,患眼不应以眼垫包扎覆盖,而应使用眼罩保护。
若存在大范围的角膜上皮缺损,应局部加用广谱抗生素眼药,如乙酰磺胺,多黏菌素 B/甲氧苄啶或杆菌肽。
治疗过程通常需要持续 2 到 6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氯己定,普罗帕脒,和多卤苯酸滴眼液并非药房直接有售的成药,需要从静脉注射液中特别配制。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伊曲康唑 : 200 mg,口服,每日 2 次
或
伏立康唑 : 体重<40 kg:100 mg,口服,每日 2 次,使用 2-6 周;体重>40 kg:200 mg,口服,每日 2 次,使用 2-6 周
或
伏立康唑眼药水 : 患眼每 30 分钟-2 小时滴用 1 滴(1%)眼药水,直到症状和体征减轻(通常需要 2-3 周),之后逐渐缓慢减量
对于严重或顽固病例,可加用口服伊曲康唑,或局部或全身用伏立康唑。治疗周期长短取决于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情况,可能需要 1 到 4 周甚至更长时间。证据 C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托品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3 次
或
后马托品眼药水 : 患眼滴用 1 滴(1%,2% 或 5%)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或
东莨菪碱眼药水 : (0.25%) 患眼滴用 1 滴眼药水,最多每日 4 次
或
环戊醇胺酯眼液 : 患眼滴用 1 滴(1%)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4 次
对于发生了严重前房反应的病例,可使用睫状肌麻痹眼药水以麻痹睫状肌,使瞳孔散大,解除睫状肌痉挛以减轻疼痛,并预防瞳孔后粘连。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对乙酰氨基酚 : 500~1 000 mg 口服,需要时每 4~6 h 一次,最大剂量 4 000 mg/d
布洛芬 : 口服 400-800 mg,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2400 mg/d
或
萘普生 : 初始剂量为口服 500 mg,此后需要时,每 6-8 小时口服 250 mg,最大量不应超过 1250 mg/d
磷酸可待因 : 口服 15-60 mg,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最大量不应超过 360 mg/d
或
羟考酮 : 口服 5-30 mg(速释型),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
棘阿米巴角膜炎由于其特征性的角膜周围神经炎,可表现为异常疼痛。
很多非感染性角膜炎需要局部或全身使用激素治疗。然而激素必须在眼科医生的密切随访下使用。患有系统性疾病的严重自身免疫性角膜炎患者可能需要葡萄膜炎专家或风湿病专家采用全身免疫调节疗法控制病情。周边溃疡性角膜炎可快速进展,可能导致角膜穿孔,此时需要紧急手术干预治疗。
泼尼松龙眼药水 : (1%) 患眼滴用 1 滴眼药水,最多每日 3 次,持续 1-6 周
或
氯替泼诺眼药水 : 患眼滴用 1 滴(0.5%)眼药水,最多不超过每日 3 次,持续 1-6 周
在小部分患者中,感染得到控制后即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能够使角膜基质炎症所导致的角膜瘢痕最小化。
对于大多数细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局部辅助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于提高视力,减少浸润范围或瘢痕大小,缩短上皮再生时间以及预防角膜穿孔并没有帮助。[18][19]然而,小部分视力仅为识别指数或更差的患者,以及大范围中心性角膜溃疡的患者,可通过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获益,有助于改善视力。诺卡氏菌属感染导致的角膜溃疡,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使预后更差。[20][21]
真菌性角膜炎应当更加慎重,糖皮质激素眼药水的使用应当推迟到炎症浸润静止以后。
对于棘阿米巴感染导致的角膜炎,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仍存在争议,因为棘阿米巴存在包囊期,此时绝大多数药物对其无效。包囊可存活数月,且会被糖皮质激素重新激活。
一般情况下治疗应持续到角膜瘢痕看起来再无变化。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PTK)
或
穿透性角膜移植
表层的瘢痕可利用激光手术(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消除。
严重的角膜瘢痕需行角膜移植(穿透性角膜移植)。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