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病因有许多种,而最常见的病因如下:

  • 特发性病因

  • 糖尿病

  • 胃部分切除术或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术后并发症、减肥手术后、胃底折叠术以及肺或心肺移植。

其他少见病因包括:

  • 与胃排空延迟相关的胃肠疾病(例如感染后胃轻瘫、失迟缓症、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乳糜泄)

  • 与胃排空延迟相关的非胃肠疾病(例如,厌食症等进食障碍、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 胶原血管病(例如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淀粉样变性)

  • 多发性硬化[9][10]

  •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障碍)

  • 慢性肾功能不全

  • 胃部感染(例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轮状病毒以及诺沃克和夏威夷等细小病毒的急性病毒感染)

  • 慢性肠系膜缺血

  • 肿瘤相关病因(副癌综合征)

  • 药物相关性病因(例如阿片类、抗胆碱能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质子泵抑制剂、干扰素α、胰高血糖素、降钙素、奥曲肽、酒精)[1]

  •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及正中弓状韧带综合征。[11][12]

病理生理学

正常的胃功能受到神经激素、肌电和胃可收缩性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调节。[13]容纳咽下的食物、混合食物以及将营养物排空到小肠是胃最重要的运动功能。[14]

胃的收缩性被认为由Cajal间质细胞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 产生的胃慢波控制,大约每分钟3次。[15]由Cajal间质细胞产生的电活动开始于胃底与胃体连接处,呈圆周样扩展,并且逐渐向远侧推向幽门。Cajal间质细胞与胃平滑肌细胞相关联,无论何时胃受到餐后刺激,机电耦合就会产生一个动作电位,从而产生胃收缩,最终导致胃排空。这种应答也受到肠多肽(例如胃动素、缩胆囊素)以及迷走神经的调节。任何扰乱时相或正常胃收缩强度的过程均会导致胃轻瘫。

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理已经得到充分研究。胃排空延迟被认为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迷走神经的表现,导致胃窦收缩频率下降,胃部张力降低,缺乏胃窦和十二指肠协调性,胃窦运动减弱以及幽门痉挛,从而导致固体食物排空缓慢。[16][17][18][19]一些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的Cajal间质细胞网络的破坏、[20][21]直接的血糖毒性以及受损的餐后胃肠激素释放使糖尿病患者易患胃轻瘫。[22][23]

胃底折叠术等手术操作造成的无意的迷走神经损伤、或者多发性硬化等疾病过程中造成的迷走神经核脱髓鞘等情况,都会导致胃轻瘫,[24]从而强调了迷走神经在正常胃排空中的作用。[10][25]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