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 一般认为,胰岛素抵抗可能介导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发病。[16]
慢性高血压:血压≥140/90 mmHg(最好是 1 周内两次测量):
妊娠前或妊娠{0}20{1}周前
妊娠{0}20{1}周后新出现的高血压且持续至产后{2}12{3}周。
子痫前期{0}/{1}子痫
妊娠特异性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妊娠{0}20{1}周后
BP>140/90mmHg{0}且尿蛋白{1}>300mg/24{2}小时
子痫定义:子痫前期妇女发生抽搐,用其它原因无法解释。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合并慢性高血压的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况:
新出现蛋白尿
高血压患者,妊娠{0}20{1}周后出现蛋白尿
妊娠前存在的蛋白尿突然增加
本来控制较好的血压突然升高
血小板减少{0}(<100x10^3/{1}微升{2})
肝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暂时高血压):
妊娠期(20 周后)新出现的高血压且无蛋白尿。产后 12 周血压恢复正常。(所有妊娠期高血压的表现都是推定的,直至产后 12 周高血压和其他新出现异常均完全缓解,才能得到回顾性证实。)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