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3 到 6 周婴儿非胆汁性喷射性食后呕吐,并可触及幽门,是幽门狭窄的特异性病征。最初未触及幽门的病例,通常可使用超声检查。

病史

父母通常报告食后进行性非胆汁性呕吐病史。患者此前可能有更改配方奶粉、但未能解决症状的病史。可能初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 (GORD)。

婴儿可能会同时出现体重增加缓慢、便秘或容量不足症状(例如湿尿布减少)。

男婴患病率是女婴的 4 倍。该病同时与非孟德尔家族模式相关联。[15]

检查

如果病史暗示此类可能性,触及上腹部肿块或橄榄状肿块可确定诊断。该肿块是肥厚的幽门肌肉,可在腹上区和右上象限触及。通常婴儿无法平静且会一直哭泣,因此耐心和经验十分重要。该检查通过放置胃管用于胃部减压,随后使用配方奶粉或葡萄糖水的假喂。该检查应显示肝脏边缘下方有坚硬可移动肿块。

检查中,婴儿可能也会表现出腹部从左到右的蠕动波。这是由于胃试图迫使其内容物通过狭窄的幽门出口。可能出现容量不足体征,例如黏膜干燥、囟门扁平或凹陷或心动过速。

体格检查敏感度为 74%~79%。[35][36][37]由于影像检查的出现,医师基于体格检查诊断该病情的趋势日益减少。[38][39]

实验室评估

所有疑似病例均应实行电解质检查;常见结果包括低钾血症、低氯血症和长期呕吐导致的代谢性碱中毒。电解质异常程度取决于就诊前症状的持续时间。[40]由于更早进行诊断,现在更较少婴儿有典型结果。[37]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用于诊断的最常用研究。据报告,超声诊断幽门狭窄的敏感度为 97%~99%。[5][8][41][42][43]幽门肌肉厚度 > 4 mm,幽门通道长度 > 17 mm 为足月儿的超声诊断标准。[10]幽门超声。<1> 间隔:长度;<2> 间隔:肌肉宽度[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幽门超声。<1> 间隔:长度;<2> 间隔:肌肉宽度来自 Jeffrey S. Upperman 博士的著作集;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超声还可以进行幽门通道功能实时检查。患者会呈现异常流动和蠕动。

上消化道造影研究在幽门狭窄诊断中已有描述。阳性上消化道造影研究显示狭窄幽门导致一细条造影剂(线样征)。然而,这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呕吐并增加误吸风险。幽门狭窄诊断中,不建议使用此研究。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