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细小病毒B19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是细小病毒B19在冬末和早春流行的危险因素。[8]

颊部鲜红斑疹,围绕口鼻周围

早期出现,似“掴耳光样”皮疹。 传染性红斑典型的“掴耳光样”皮疹[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传染性红斑典型的“掴耳光样”皮疹来自医学博士 Gary A. Dyer 的收集;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红斑和丘疹演变为丝网状红斑,以四肢末端最明显

在面部红斑疹后1-4天出现斑疹和丘疹

丝网状红斑可能持续1-3周甚至更长时间 上肢的传染性红斑丝状、网状红斑[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上肢的传染性红斑丝状、网状红斑来自医学博士 Gary A. Dyer 的收集;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一般的疹病随着体温升高而加重,但父母应该注意这并不代表着疾病复发

疹病偶尔会瘙痒,以儿童多见[2]

免疫缺陷

这些患者包括:HIV、化疗患者、先天性免疫缺陷、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2]

细小病毒B19持续感染可能引起贫血。

免疫缺陷患者无法产生免疫复合物,在开始的时候多不表现为典型红斑。

其他诊断因素

关节痛/关节炎

出现在10%患者身上

以小关节多见,如手、腕部、膝盖、踝关节,有自限性

关节炎在成年人中最常见,尤其是妇女[2]

前驱症状:发热、头痛、咽炎、鼻炎、腹部疼痛。

前驱症状多轻微,表现多样

病毒暴露后约1周及出疹前1-2周出现。

前驱症状多见于成年人

贫血的症状

细小病毒B19持续感染的患者(通常是免疫缺陷患者)或者同时患有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可因红细胞再生障碍,出现重度贫血相关的症状,如乏力、气短、心跳过速、面色苍白和头晕目眩等。

危险因素

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细小病毒B19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是细小病毒B19在冬末和早春流行的危险因素。[8]

免疫缺陷

这些患者包括:HIV、化疗患者、先天性免疫缺陷、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2]

细小病毒B19持续感染可能引起贫血。

免疫缺陷患者无法产生免疫复合物,在开始的时候多不表现为典型红斑。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