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胆管癌时常发现时即为晚期。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即肝内或肝外(肝门部和远端)。一些胆管癌因超声或因不同的原因进行的肝轮廓检测而意外地被发现。需要对手术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以确诊。

病史和体格检查

典型的患者通常年龄大于50岁。其他应该在病史采集时被注意的关键风险因素包括:胆管炎史,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其他胆道结构异常,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吸虫感染,肝脏疾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及暴露于二氧化钍或其他毒素/药物(例如,多氯联苯[PCBs]、异烟肼、口服避孕药和慢性伤寒带菌者)。

肝内胆管癌:

  • 通常表现为肿块病变;梗阻性黄疸的症状少见。可能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腹部不适,萎靡,恶心等。

肝外胆管癌(围肝门和远端):

  • 通常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约 90% 的患者)的症状:陶土样大便,尿色深和瘙痒。在肿瘤的早期阶段,当胆道未梗阻时,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可出现,如腹痛钝痛,恶心和萎靡等。在疾病晚期,会出现黄疸,瘙痒,体重减轻,食欲不振,乏力,腹部肿块,肝肿大和Courvoisier征(无痛性胆囊触及、黄疸)等症状。[3][27][28]

实验室检查

胆管癌没有诊断性的血液检查。应进行肝功能检查,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与梗阻性黄疸是一致的。某些血清肿瘤标志物作为其他的诊断测试的辅助有一定的实用性;然而它们不应用来进行疾病筛查,因为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

建议进行以下的血液检查:

  • 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在梗阻性黄疸时升高)

  • ALK磷酸(通常升高,提示存在梗阻或胆汁淤积情况下的肝功能试验结果升高)

  • γ-GT(通常升高,提示存在梗阻或胆汁淤积情况下的肝功能试验结果升高)

  • 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升高)

  • 凝血酶原时间(通常增加)

  • CA19-9(85%的患者升高)[20]

  • CA-125(升高;在65%的患者中可检测到)[20]

  • CEA(升高)

影像学

胆管癌的处理中可靠的影像学检查的缺乏是一个特殊的挑战。对多种影像学检查的组合方式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但确定性方法仍首选超声结合CT或MRI。

评估梗阻性黄疸患者时,最先行的检查为腹部超声。胆囊超声提示肿块(箭头所示)[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胆囊超声提示肿块(箭头所示)来自Dr Joseph Espat的授权使用 [Citation ends].这是因为这种检查的普遍可用性和排除常见致病原因的能力,如胆总管结石。超声将肝内和肝外胆道可视化,从而在显示潜在阻塞程度的同时检查门静脉血管的口径和通畅度。[20]然而,超声特别用于检测胆管癌时灵敏度较低。当与如临床病史和症状等其他标准结合时,一个针对性的超声评价胆管树和门静脉结构反而具有较高灵敏度。但单独使用,超声波对任何具体诊断的准确性十分低。

超声检查后通常行腹部CT检查,这将确认肿块和梗阻是否存在,将表现为肝内或肝外胆管扩张。腹部MRI经常被用于胆道内容物中固相和液相的区分。此外MRI能提供有关肿瘤的大小,胆管受累,血管通畅,肝外侵犯,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以及肝叶萎缩程度等附加信息。MRI 诊断的性能与 CT 类似。[29]术前行 MR 血管造影术成像是一种无创的胆管癌分期方法,因此还可帮助确定是否可以切除。

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实验室检查一起分析后,如果胆管癌的临时诊断成立,患者将进一步行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肝门部胆管癌(Klatskin瘤)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影像:胆管分支狭窄(箭头所示)[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肝门部胆管癌(Klatskin瘤)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影像:胆管分支狭窄(箭头所示)来自Dr Joseph Espat的授权使用 [Citation ends].肝胆管癌的胆管狭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图像(箭头所示)[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肝胆管癌的胆管狭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图像(箭头所示)来自Dr Joseph Espat的授权使用 [Citation ends].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或经皮肝穿刺插管(PTC)。

进一步评估胆管癌的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是否需要胆道减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同时具备诊断和治疗功能(如活组织检查和减压放置支架)。[30]然而,这还需要导管可被从壶腹部插入。如果壶腹无法插管但必须行胆管引流,PTC就成了治疗的方法。如果仅需要狭窄远端胆道的解剖结构可视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是值得推荐的方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使用不排斥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目前在文献中没有关于如何在这些干预措施之间进行选择的共识。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内窥镜检查。内窥镜被送入到十二指肠降部并注入显影剂到胆管内。如果存在肿瘤,则缩小的充盈缺损或区域将被X射线显示。在此操作过程中,可通过刷检或活检采集肿瘤样本。应将样本送至病理诊断。胆汁标本可以用于细胞学分析。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还可置入支架行姑息性治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风险包括了镇静,肠壁的损害或穿孔,出血,染料的过敏反应和胰腺炎等。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以帮助评估阻塞近端和远端的胆道。因此,它可以为外科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是否有肿瘤局部侵犯周围的结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具有非侵入性的优势且无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PTC的并发症风险。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的主要缺点是它仅仅能诊断而无治疗作用。

PTC是一种用于当肿瘤引起胆道完全阻塞且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无法评估胆管树近端到肿瘤距离时的侵入性检查。它同样是通过影像学观察肿瘤是否是存在或复发。如发现肿瘤无法切除,可以放置支架行姑息治疗。胆汁可以在过程中送细胞学分析。[20]PTC有出血,感染,临时或永久的肾功能损害的风险。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在许多癌症的诊断颇有价值;然而目前的文献反对使用PET判断原发性肝癌的恶性程度。关于PET的研究非常支持PET被用于肝胆恶性肿瘤再分期和发现转移灶中的作用。[31]

免疫染色

如果这些信息将影响治疗,推荐对病理样本行免疫染色,以检测肝细胞癌的标志物(例如 GPC3、HSP70 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或祖细胞特征(例如 K19、EpCAM),借此鉴别肝内胆管癌和肝细胞-胆管癌混合肿瘤。

新型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通过使用红外光扫描可以获得与组织病理学相关的信息。口服胆道镜目前正被开发用于影像诊断及病理诊断。十二指肠镜辅助胆道镜还处于研究阶段,它能经十二指肠途径评价胆管内部情况,也可作为支架置入的方法。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