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危险因素

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50岁,胆管炎,胆总管、胆囊结石,其他胆道结构异常,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吸虫感染,肝脏疾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HI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二氧化钍暴露。

无痛性黄疸

90%的患者。[6]

体重减轻

35%的病例。[32]

腹痛

35%的病例。[32]

其他诊断因素

皮肤瘙痒

26%的病例。[32]

高热,黄疸和右上腹痛

急性胆道炎的表现,10%的病例中会出现。[32]

胆囊可触及

少见。

肝肿大

少见。

咖啡色尿

如果梗阻性黄疸出现

陶土样大便

如果梗阻性黄疸出现

危险因素

年龄大于50岁

大约三分之二胆管癌发生于50-70岁之间的患者。[4]

胆管炎

胆管炎增加了发生肝内胆管癌的可能性,校正比值比(OR)为8.8,95%的置信区间(CI)为4.9-16.0。[10][11]

从以往的数据来看,虽然胆管炎已被指出与肝外胆管癌的风险增加相关,但现有的数据没法指出这种相关性的强度。

胆总管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增加了患肝内胆管癌的风险,校正OR为4.0,95%CI为1.9-8.5。[11]

现有数据没法证明与肝外胆管癌的相关性,但病史上的关联存在。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增加了肝内胆管癌的风险,OR为4.0,95%CI为2.0-7.99。[10]

现有数据没法证明与肝外胆管癌的相关性,但病史上的关联存在。

其他胆道构造异常的疾病

实例包括胆管腺瘤、胆管乳头状瘤病、胆总管囊肿和卡罗病(胆道非梗阻性扩张)。[20]

溃疡性结肠炎(UC)

UC增加了肝内胆管癌的风险,OR值为2.3,95%CI为1.4-3.8。[11]

现有数据没法证明与肝外胆管癌的相关性,但病史上的关联存在。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PSC为胆管癌的高危因素,PSC的患者中胆管癌的发病率为7%-13%[12]它也与另一个胆管癌的风险因素UC有很大的关系;60%-80%的PSC患者同时存在UC。在两者同时存在时胆管癌的发病率会更高。[21]

非典型性硬化

非特异性硬化与肝内胆管细胞癌有较强关联,OR值27.2,95%CI为19.9-37.1。[11]

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增加了肝内胆管癌的风险,OR值7.4,95%CI为4.3-12.8。[11]

酗酒(乙醇>80g/d)与肝内胆管癌(OR为6.0,95%CI为2.3-16.7)和肝外胆管癌有强相关(OR为4.0,95%CI为1.7-10.2)。[22]

肝吸虫感染

华支睾吸虫增加了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癌的风险,相对危险度(RR)为2.7,95%CI为1.1-6.3。[7]

华支睾吸虫后睾吸虫流行区域已涉及胆管癌发病率较高的东亚国家;宿主的免疫系统和慢性炎症状态的激活被提出作为在上皮转化到癌症的使动因素。

慢性伤寒带菌

在胆管癌发病率较高的东南亚地区,慢性伤寒带菌者发展为肝胆恶性肿瘤的风险为普通人的六倍。[20]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与肝内胆管癌强相关,OR为6.1,95%CI为4.3-8.6。[11]

与肝外胆管癌的相关性未被发现,OR为4.5,96%CI为0.8-45.7。[1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感染已确定与肝内胆管癌相关,OR为5.9,95% CI 1.8-18.8。[11]HIV感染通过直接引起或通过其他机会性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来增加胆管炎的发生率。[23]

HIV相关性胆管炎引起的变化类似于其他胆管炎性状态并最终导致癌症;它可能是一个混合因素,因为HIV易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同时存在。

乙型肝炎(HBV)

在一些研究中,HBV感染患者被发现与肝内胆管癌有很高相关性[7][24][25]

其他研究没有发现肝内胆管癌与HBV感染之间有任何关联;然而这些案例被引用的很少。[11]

氧化钍暴露

暴露于二氧化钍,如20世纪50年代前都在使用的放射性造影剂thorotrast,导致了胆管癌发生率的增加。[17]

糖尿病

无明显相关性,[10][11]

吸烟

无明显相关性,[10][11]吸烟可能增加了PSC患者的胆管癌发生率。[26]

有毒物质或药品的接触

多氯化联苯(PCBs)的职业暴露,[13]异烟肼,[14]口服避孕药,[15]和慢性伤寒带菌者患胆管癌的风险增加。[20]

男性

以男性患者居多。[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