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脑肿瘤家族史

脑膜瘤可能和家族肿瘤病史有关,[15]特别是神经纤维瘤病2型的家族史。[16]

其他诊断因素

头痛

可表现为进展性、局灶性或者整体性,大都发生在大肿瘤。

神经功能缺失

与肿瘤位置(多样),大小,潜在的多重性相关。

癫痫

癫痫可为首发症状。

NF2家族史

NF2家族可能会遗传脑膜瘤易感性基因。[16]在散发的NF2脑膜瘤患者中,将近50%的患者NF2基因常被删除或突变。

乳腺癌病史

乳腺癌与脑膜瘤也被发现有一定的相关性。[18]

放射接触史

电离辐射会增加脑膜瘤的患病风险,即使是小剂量的射线。有放疗史的患者常可发生多发性脑膜瘤,多发于颅底,并且常复发。

危险因素

放疗

电离辐射可以增加颅内某些肿瘤特别是脑膜瘤的发生率。由于射线照射产生的脑膜瘤常多发,且主要发生于颅底,复发率高。较低剂量的照射亦可使脑膜瘤的发生率增高。以色列接受低剂量照射(约1.5 Gy) 治疗头癣的儿童患者,脑膜瘤发生的相对风险为正常人的10倍。[13]即使研究的样本量有限,后期的小样本量研究也没有确认假设,研究也发现拍摄整个口腔牙片与脑膜瘤相关[14]

遗传易感性

脑膜瘤与家族史相关性的研究较少,但是与父母的脑膜瘤病史相关性较大。[15]一些遗传性基因可能会增加脑膜瘤的易感性,即使现在这些基因可能主要存在于2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家族中。[16]在散发的脑膜瘤患者中,有将近50%的患者有Nf2基因的缺失或突变。除了Nf2,染色体1p、3p、6q、10和14q是肿瘤抑制基因可能的位置。[17]

除了脑膜瘤及Nf2的家族史,某些研究提示乳腺癌和脑膜瘤也有相关性。[18]一些研究对此相关性做了解释,包括共同危险因素(尤其是激素成分,比如更年期或者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或者是共同遗传易感性。

激素:内源性和外源性

已有大量研究提示激素水平与脑膜瘤的患病风险相关,包括女性比男性患病率高,乳腺癌与脑膜瘤的相关性,脑膜瘤在妊娠期间明显的体积变化。在某些脑膜瘤中发现有雌激素受体、黄体酮受体、和雄雌激素受体。

对于英文文献的综述研究了应用外源性激素与脑膜瘤患病风险的相关性。[19]没有明显的数据证据提示应用口服避孕药可以增加脑膜瘤的患病风险。数据显示激素替代治疗与脑膜瘤患病风险增加相关。[5][20]

颅脑外伤

尽管一些病例对照研究提示颅脑外伤后男性女性的脑膜瘤发病率均有所提高,[4][5][11][12][20][21] 但是并未有其他研究支持。[5]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