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臭虫叮咬通常是自限性的,不经治疗也可在 1~2 周内消退。[2][9]主要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一旦做出臭虫侵染的诊断,应实施预防措施,包括环境清洁(例如,清洗衣服和寝具、家具吸尘、检查床垫)。[2][9][23]人们制造了一些臭虫检测仪,可帮助探测轻度臭虫侵染。[24]然而,出现侵染时,通常需要专业杀虫。[2][11]

对症治疗

轻度病例的初始治疗包括口服抗组胺药和止痒剂。口服抗组胺药(如安泰乐)能最大程度减少瘙痒,但不能改变皮疹的持续时间和外观。[5][9][25]止痒效应主要源自它们的镇静作用。局部用止痒剂(如,普莫卡因/樟脑/炉甘石软膏或多塞平乳膏)可缓解症状。

对有更明显不适的患者,外用低效至中效的糖皮质激素可加速皮疹消退并减轻瘙痒。[5][9]药物包括曲安西龙或氢化可的松。外用糖皮质激素通常不应超过 2 周。如果患者有更加严重/范围更大的反应(例如弥漫性皮疹伴无法忍受的瘙痒),应考虑口服糖皮质激素。仅当患者出现超敏反应时使用肾上腺素。

继发感染

由于炎症和抓挠会破坏皮肤屏障,可继发葡萄球菌感染(通常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通常是化脓性链球菌)。[12]口服抗生素或外用抗菌药物治疗是有效的。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