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非常多变,这取决于致病因素、受影响的身体部位和症状的持续时间。如果无皮炎既往史的患者突发急性皮炎,应怀疑是接触性皮炎。

由于接触性皮炎在老龄人群中的表现各异、反应延迟且持续时间长,因此,随着人口的持续老龄化,识别接触性皮炎并及时进行治疗就尤为重要。[18]

病史和检查

急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普遍报告瘙痒、烧灼、红斑、肿胀和水泡,而慢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则普遍报告瘙痒、烧灼、红斑或色素过度沉着、开裂和脱皮。接触性皮炎的表现可能难以与其他皮炎形式相区分。

丘疹通常有清晰的边界,只局限于接触到刺激物或变应原的皮肤部位。

可能出现继发性感染症状,尤其是发生开裂的慢性接触性皮炎会出现此类症状,导致整个开放性皮肤部位结蜜色痂皮。

症状的位置通常可提供致病因素线索,应询问近期的暴露情况、职业史、娱乐活动、环境变化以及使用化妆品、香水、珠宝、卫生用品和护肤品的变化情况。[11][14]由手表带中的镍引发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由手表带中的镍引发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源自 Snehal Desai 医生的个人收藏 [Citation ends].由镍耳环引发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由镍耳环引发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源自 Snehal Desai 医生的个人收藏 [Citation ends].由皮带扣中的镍引发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由皮带扣中的镍引发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源自 Snehal Desai 医生的个人收藏 [Citation ends].接触性皮炎很少累及手掌和脚底。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ICD)

烧灼和刺痛症状更为常见,在没有其他症状时也可出现。这些症状通常由防晒品或化妆品引发。ICD 会在接触强烈刺激物后的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在接触弱刺激物后的数天至数周内出现。ICD 通常局限于暴露部位,常累及手部和脸部。如果无反复接触,则 ICD 通常会在数周后好转。[7]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ACD)

其体征和症状由迟发型超敏反应所引发,通常出现于接触后 24 至 72 小时内,但在有些患者中可能出现的较晚。如果接触后数天内皮炎好转,则支持诊断为 ACD,但无论是否反复接触,很多 ACD 病例都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有时病变形状为接触性皮炎的特有形状(例如,由漆树属造成的 ACD 线形损伤,[19]或由创可贴或新霉素引发的方形 ACD)。ACD 通常开始于接触部位,但能蔓延至其他部位,也能变成全身反应。皮肤上不同部位的特性可决定它们是否受 ACD 所累。例如,染发剂中的苯二胺所引发的 ACD 可能并不影响较厚的头皮,而是累及脸部、耳部和颈部。

调查研究

在很多情况下,只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并不足以诊断出接触性皮炎或区分 ICD 和 ACD。斑贴试验是接触性皮炎的最具特异性且最敏感的诊断性试验。通常使用由最常见的变应原组成的斑贴试验筛盘,尤其是病史和体格检查并未查明可能的病因时。如果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特定的变应原,则可采用更具特异性的斑贴试验筛盘。例如,可使用牙科变应原筛盘评估牙科工作者的疑似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根据皮炎的位置更全面地了解可能的变应原和刺激物有助于缩小斑贴试验范围。对斑贴试验出现相关阳性反应的儿童中,有 34.0% 的最终诊断结果可能包含特应性皮炎,而成人的这一数据仅为 11.2%。[20]多重致敏更常见于手部皮炎患者中,表明此类患者应接受针对其他变应原进行的更详尽的超敏反应评估。[21]将患者转诊给对斑贴试验的布置和解读拥有丰富经验的专家非常重要。为了改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建议在斑贴试验外进行标准化剥离斑贴试验。[22]

当无法进行斑贴试验时,可采用反复开放应用试验,尤其是对于驻留型产品。

当斑贴试验排除 ACD 后,通常可诊断为 ICD。所有难治性皮炎患者都应进行斑贴试验,以评估接触性病原。

当诊断存疑、病症为慢性或斑贴试验呈阴性时,需要进行皮肤活组织检查。在大多数情况下,活组织检查无法区分刺激性和接触性皮炎,但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炎性皮肤病变。

尽管有人提出反射共聚焦显微镜检查 (RCM) 是一种前景广阔的、区分急性变应性和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辅助工具,并可预见亚临床皮肤变化,但将其用作常规方法为时尚早。如果出现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则会显示严重的表皮破坏。[23]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