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翼状胬肉的诱因尚未完全明确,紫外线暴露可能是此病的最大诱因。翼状胬肉更常见于生活在强紫外线地区的居民和户外工作者。[3][6]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和基因因素、免疫机制以及病毒感染。[3][7][8][9][10]

病理生理学

紫外线长期暴露是翼状胬肉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紫外线如何导致翼状胬肉的发生,其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明确。典型的翼状胬肉生长于角膜的鼻侧,原因不明。根据睫毛位置、眼睑自然弯曲度以及眉毛的生长方式,外界阳光可以优先聚焦于角膜鼻侧缘,进而推测鼻侧易发生翼状胬肉。[11]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可引起患者角膜缘上皮干细胞功能受损,进而破坏了阻止结膜上皮细胞长入角膜的正常屏障。[12]也有部分学者推测:翼状胬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结膜的退行性改变,而并非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的损伤。其他参与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因素包括:遗传或免疫机制、慢性眼部刺激、泪膜异常以及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和埃波斯坦病毒等。[3][7][8][9][13][10]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