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眼部术后并发症 |
短期 | 低 |
疼痛、刺激、发红、移植物水肿,角膜巩膜出现凹痕(变薄),以及结膜下出血都可能发生在结膜自体移植术后,但这些并发症通常短暂且不影响视力。 |
||
手术相关的角膜穿孔 |
短期 | 低 |
罕见的并发症。可能是在角膜潜在变薄时进行手术治疗复发病变所致。 |
||
复发 |
存在差异 | 中 |
已有报道称切除后结膜自体移植术的复发率在5%至15%之间。[25] 简单切除后复发率一般较高(>33%)。[14]复发通常发生在第一次手术后6个月。复发后的胬肉可能比原来生长的更凶猛。 |
||
术后眼球筋膜肉芽肿形成 |
存在差异 | 低 |
手术切除结膜自体移植术后很少发生此类并发症。这些黏膜的血管肿瘤是良性的,但在数周时间内会迅速生长,最大长度可达0.5到2cm,柔软,略有突起,稍微带蒂。避免暴露眼球筋膜是防止眼球筋膜肉芽肿形成的最有效的方法。 |
||
术后医源性散光 |
存在差异 | 低 |
广泛的损伤扩展到视轴可能会出现一个特殊的并发症。这可能需要外科使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或板层角膜成形术进行进一步干预。 |
||
术后上皮包涵囊肿 |
存在差异 | 低 |
偶尔可能出现在手术切除结膜自体移植术后。不影响视力,可能需要简单的手术切除。 |
||
术后移植物收缩、坏死和裂开 |
存在差异 | 低 |
不影响视力,但可能需要进一步手术。 |
||
医源性坏死性性巩膜炎(巩膜融解) |
存在差异 | 低 |
术后滴眼剂噻替派和丝裂霉素滴眼液,围手术期应用的丝裂霉素和柔红霉素,氟尿嘧啶,以及 β-放射治疗应用锶-90 板等辅助药物可能会降低简单切除术后的复发率。但这些药物的使用可能导致明显影响视力的并发症,如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巩膜溃疡或融解、甚至角巩膜穿孔等。[27][28][29][30][31][33][34][35][36]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