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通常在临床上即可做出诊断,除非存在其他疑似的病理过程,否则无需做进一步实验室或影像学研究。
囊肿普遍表现为外观受影响;然而,主要症状可能包括腕疼痛(有/无活动)、感觉异常、无力以及手/指冰凉。 此外,还可能主诉肿块在受累肢端活动后增大,并在休息后恢复之前大小。
虽然囊肿通常可能起病隐匿并无创伤性,但可能存在相关的外伤史(外伤后手腕隐痛可能提示舟月骨不稳定性)。
腕掌侧囊肿通常位于桡侧腕屈肌腱和桡骨动脉之间。 腕背囊肿可位于任何位置,但是它们通常在舟月间隔上方。
腱鞘囊肿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皮下光滑肿块(通常直径为 1~4 cm)。 它们为自由移动结构,不附着于基底软组织,且不随手指屈曲或伸展而移动。 小手电下透光通常透微红的光。 可能无法触及较小或隐匿性腱鞘囊肿,但是,腕屈曲可诱发疼痛。
通常在肿块触诊时无痛感,但是,若肿块够大,则肿块可能压迫基底神经或血管结构,从而出现辅助检查结果异常。 此类神经系统体征可能包括无名指和小指麻木(尺神经受压所致)、手背桡侧麻木(桡神经浅支受压所致)、手掌麻木(正中神经的掌中皮支受压所致),或者拇指、食指或中指麻木(中央神经受压所致)。
血管压迫通常表现为手部桡侧或尺侧疼痛,具体取决于腱鞘囊肿位置(分别在桡侧或尺侧)。 手指可能感到冰凉,发白或发紫,并会在血液循环不足以充盈手部时出现毛细血管再充盈迟缓。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检查的改变并不显著,仅当怀疑感染或结晶鉴别诊断时才需进行。 若感染后继发肿块,则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 (ESR) 和 C 反应蛋白 (CRP) 可能升高。 若结晶后继发肿块,则尿素可能升高。
放射影像学检查通常无法获得可令腱鞘囊肿患者护理计划改变的信息,因此,除非怀疑肿瘤性病因,否则通常无需进行放射影像学检查。[11]
当其他腕部病理可能性仍然较高时,可进行超声或 MRI 检查。 对于腱鞘囊肿,超声和 MRI 可帮助确认囊肿大小、物理特性、桡动脉关系以及韧带损伤。 超声和 MRI 之间的腱鞘囊肿检测率没有任何差异。[12][13]
MRI 可将隐匿性腱鞘囊肿可视化,灵敏度为 83%、特异性为 50%、阳性预测值为 94%,且准确度为 80%。[14][15]
在临床环境中,可抽吸腕背囊肿以做诊断(并可能有治疗效果)。 但是,在临床环境中不应尝试抽吸腕掌侧腱鞘囊肿,因为这存在桡动脉意外受伤的潜在风险。
抽吸必须谨慎,因为囊肿与腕关节直接联通,且个别情况下可能会引发化脓性关节炎。 抽吸技术需要无菌设备,使用大口径针头(如 18 GA)穿刺囊肿,去除囊肿内容物。 若担心有任何感染或炎性关节病,则可将获得的液体送做微生物学检查。 透明、果冻状、黏稠、黏蛋白可用于诊断腱鞘囊肿。
腕关节镜检查是已确定腱鞘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案,并可能有助于诊断其他腕部疼痛源。但这对诊断腕腱鞘囊肿并没有帮助。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