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肥胖、未育、雌激素替代治疗、晚发性绝经及第一次分娩时年龄较大。

乳腺痛

疼痛可能呈周期性或非周期性。

周期性疼痛通常在月经开始数天之前发生并在月经后不久停止。虽然偶尔呈搏动性疼痛并存在灼烧感,但是疼痛性质为持续性钝痛。[12]

通常呈双侧弥漫性,但也可位于常与破裂囊肿有关的乳房部位。

极少情况下,疼痛性质可呈持续性且与月经周期无关。对于这些病例,重要的是鉴别疼痛的其他病因,如胸壁结构引起的疼痛。[12]

两侧乳房弥漫性对称性肿块

一种常见的检查结果,不应被视为病态。

其他诊断因素

30 至 50 岁

症状通常出现于 20-30 或 30-40 岁年龄段。

乳头溢液

约 80% 女性在生育年龄段会经历至少一次乳头溢液。约 5%-10% 的常规评估女性会报告自发性乳头溢液。[16]

非疑似乳头溢液量少、呈乳状、绿色、灰色或黑色,可为单侧或双侧,可由数条乳腺管分泌。

疑似乳头溢液呈血样或水样、量大、由单根乳腺管分泌。这种临床情况通常由乳腺管内乳头状瘤 (70%)、乳腺管扩张症(纤维囊性疾病谱的一部分)(25%),或乳腺癌 (5%) 引发。

可触及乳房肿块

患者可能还有非对称性局灶肿块或触诊时有明显肿块。

肿块通常由患者偶然发现或在例行体检时发现。

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注意到触痛性肿块,这种肿块通常与增大或破裂的囊肿有关。[12]

这些患者必须排除其他乳房疾病(如乳腺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危险因素

迟发型绝经

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表明,迟发性绝经患者罹患乳房纤维囊性变化的风险增加。[9][10]

第一次分娩年龄较晚

初次分娩年龄较小可能会降低患乳房纤维囊肿的风险。各项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3]

未育

未育可能增加风险。多产可能降低风险。[5]

肥胖

BMI 较高与乳房纤维囊肿风险较高有关。[3]

雌激素替代治疗

雌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增加乳房纤维囊肿风险。[3][1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