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在血容量严重缺乏和休克的情况下,如果心功能未受损,在最初一个小时应以 15-20 mL/kg/小时的速度或者 1-2 L 的总量输注 0.9% 的氯化钠溶液。[2][47] 低血压纠正后,继续用 0.9% 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液体复苏,先以 500 mL/小时的速度输液 4 个小时,再以 250 mL/小时的速输液 4 个小时。[47]
对于低钠血症患者:随后的液体疗法为以 250-500 mL/小时的速度输注 0.9% 的氯化钠溶液;当血糖达到 250 到 300 mg/dL 时,将液体疗法改为以 150-250 mL/小时的速度输注含有 0.9% 氯化钠的 5% 右旋葡萄糖溶液。[1][2][8][15][47]
对于高钠血症或者血钠正常的患者:随后的液体疗法应改为以 250-500 mL/小时的速度输注 0.45% 氯化钠溶液;当血糖达到 250-300 mg/dL 时,改为以 150-250 mL/小时的速度输注含有 0.45% 氯化钠的 5% 右旋葡萄糖溶液。[1][2][8][15][47]
应该每 2 个小时检测一次血糖,每 2-6 个小时检测一次电解质、尿素、静脉血 pH 值和肌酐,直到高血糖高渗状态 (HHS) 消失。应监测尿量。
应该开始诊断诱发因素(例如感染或者致病药物),以及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并去除可能致病的药物。[14]
对于血流动力学、心血管或呼吸不稳定或者意识状态改变的患者,需要收入重症监护病房 (ICU),并需要频繁监测血压和血流动力学,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和/或 Swan-Ganz 导管以及持续测定经皮血氧饱和度。
保护氧合作用和气道十分关键。 通常需要插管和机械通气,同时持续监控呼吸参数。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去甲肾上腺素 : 起始以 0.5 到 3 μg/min 的速率进行静脉输注,根据患者反应调整,最大剂量不超过 30 μg/min
或
多巴胺 : 静脉输注 5~20 μg/kg/min,根据反应调整剂量
如果强制补液后低血压依然持续,应该开始使用血管升压类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或者多巴胺被认为是首选药物。 多巴胺能提高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去甲肾上腺素能增加平均动脉压。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中性胰岛素 : 参考当地治疗方案中的剂量指南。
如果血清钾浓度>3.3 mmol/L (>3.3mEq/L),通常建议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
初始可按照 0.1 单位/kg 的剂量快速推注,然后以 0.1 单位/kg/小时的速度持续输注。或者,可以在没有初始胰岛素推注的情况下开始以 0.14 单位/kg/小时的速度持续输注胰岛素。[2]
如果血糖在最初一小时内没有下降至少 10%,则应静脉快速推注 0.14 单位/kg 的胰岛素,同时继续之前的胰岛素输注速度(即 0.1 单位/kg/小时或 0.14 单位/kg/小时)。一旦血糖达到 300 mg/dL 或以下,就应将胰岛素输注速度降至 0.02-0.05 单位/kg/小时,同时将血糖维持在 200-300 mg/dL 之间,直至患者精神清醒。[2]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中性胰岛素 : 参考当地治疗方案中的剂量指南。
如果血清钾浓度>3.3 mmol/L (>3.3mEq/L),通常建议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
初始可按照 0.1 单位/kg 的剂量快速推注,然后以 0.1 单位/kg/小时的速度持续输注。或者,可以在没有初始胰岛素推注的情况下开始以 0.14 单位/kg/小时的速度持续输注胰岛素。[2]
如果血糖在最初一小时内没有下降至少 10%,则应静脉快速推注 0.14 单位/kg 的胰岛素,同时继续之前的胰岛素输注速度(即 0.1 单位/kg/小时或 0.14 单位/kg/小时)。一旦血糖达到 300 mg/dL 或以下,就应将胰岛素输注速度降至 0.02-0.05 单位/kg/小时,同时将血糖维持在 200-300 mg/dL 之间,直至患者精神清醒。[2]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中性胰岛素 : 参考当地治疗方案中的剂量指南。
如果血清钾浓度>3.3 mmol/L (>3.3 mEq/L),通常建议持续静脉输注常规胰岛素。
初始可按照 0.1 单位/kg 的剂量快速推注,然后以 0.1 单位/kg/小时的速度持续输注。或者,可以在没有初始胰岛素推注的情况下开始以 0.14 单位/kg/小时的速度持续输注胰岛素。[2]
如果血糖在最初一小时内没有下降至少 10%,则应静脉快速推注 0.14 单位/kg 的胰岛素,同时继续之前的胰岛素输注速度(即 0.1 单位/kg/小时或 0.14 单位/kg/小时)。一旦血糖达到 300 mg/dL 或以下,就应将胰岛素输注速度降至 0.02-0.05 单位/kg/小时,同时将血糖维持在 200-300 mg/dL 之间,直至患者精神清醒。[2]
甘精胰岛素
或
地特胰岛素
或
人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insulin isophane human, NPH)
-- 和 --
赖脯胰岛素
或
门冬胰岛素
或
赖谷胰岛素
应持续进行管理和监测,直到 HHS 消退。HHS 的消退标准包括血浆葡萄糖<12.2mmol/L(<250 mg/dL),有效血浆渗透压<315 mmol/kg (<315 mOsm/kg),以及血流动力学和精神状态改善。[15]
一旦 HHS 消退,开始转变成皮下注射胰岛素。 在停止胰岛素输液治疗前两个小时开始皮下注射胰岛素。
建议使用中效或者长效的胰岛素以满足基本需要,短效的胰岛素用于餐后血糖控制。
患者在住院前已经开始胰岛素治疗时,应该维持原剂量。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