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流行病学

在疫苗未广泛应用前,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儿童,多为5-9岁的儿童。[2]全球流行性腮腺炎免疫血清学调查的综述发现,4-5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为50%,14-15岁中则为90%,表明未接种人群普遍易感。在没有接种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疫苗的国家,发病率仍然很高,每2到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3]

在欧洲,因MMR疫苗的应用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下降。例如,在芬兰已经没有本土病例。[7]在英国,病例一般发生在老年人,未接种疫苗的人群。2005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超过56000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被报道,其中超过80%的患者年龄大于15岁。[8]

1967年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引进后,美国该病的发生率下降99%。随后,1986-1987年出现了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相关报道,受累人群主要为那些出生过早以至于来不及在入学时强制性接种疫苗(即这批人出生太早,上学时疫苗还未引进)。这些疾病暴发导致了疫苗指南重新修订,以涵盖儿童及青少年。[9]此措施致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达到历史低点,并制定了 2010 年消除流行性腮腺炎的目标。[10]然而,美国在 2006 年报告了 6584 例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例。其中大部分病例发生在中西部地区,见于18-24岁在校大学生。此外,大多数病例出现在已接种疫苗的人群。[11]发病人数下降了,但 2010 年再次上升至 2612 例,2013 年下降至 181 例。[12]

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如荷兰,最近也经历了流行性腮腺炎的爆发。2013年在英国和威尔士共有4027例确诊病例。[13]

流行性腮腺炎在男女发病率上没有显著差异。然而,男性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尤其是神经系统。[2]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