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一级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在大多数国家,Jeryl–Lynn株疫苗被广泛使用。这种疫苗可以作为一个单苗制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活疫苗),但是现在只有联合麻疹和风疹减毒活疫苗的制剂(MMR疫苗)。疫苗的第一剂建议在12个月龄或之后不久接种,但是不建议更小月龄的婴儿,由于来自母乳的抗体保护,降低疫苗效力。如果在有疫情的情况下,超过6个月的婴儿流行性腮腺炎感染风险高,可以接种该疫苗,但这并不能代替第12个月的接种。第二剂疫苗一般建议在儿童时期,通常在开始上学之前,但在一些国家甚至更早。[20]在美国,个别公立学校的入学要求任何年龄的儿童必须接种第2针疫苗,只要与第1针间隔至少28天。[21]如果需要,MMR疫苗适用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一般情况下,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是推荐给那些未接种过疫苗的人接种,或之前只接种第1剂的人。[1][18]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也可作为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联合疫苗(MMRV)的一部分。[17]两个上市后研究显示,12至23月龄的儿童,首次接种MMRV疫苗与分别接种MRV疫苗及水痘疫苗相比,接种5-12天后,每2300-2600名儿童额外增加1例高热惊厥病例。鉴于这些发现,新指南发布个人及家族(即兄弟姐妹或父母)存在癫痫病史的儿童需谨慎使用MMRV疫苗,针对12-47月龄的儿童,第一针MMR疫苗与水痘疫苗应分开接种。对15个月-12岁的儿童进行第二次麻疹、腮腺炎、风疹及水痘疫苗接种,以及对超过48个月的婴儿进行首次疫苗接种,一般更倾向于使用MMRV联合疫苗。[17]一项研究显示,在 16-23 个月接种首剂 MMR 和 MMRV 疫苗后癫痫的发病风险大约是在 12-15 个月接种的两倍。[22]

一项对照研究发现,接种过疫苗获得的免疫与自然感染人群相比,检测到IgG抗体水平较低。然而,98%的患者可以检测出流行性腮腺炎抗原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表明针对腮腺炎病毒存在持久的细胞免疫。[23]实际使用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经验显示,不及上市前研究有效。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在某种程度上,与初级疫苗失败、血清转换和临床保护之间的关系缺乏一致性相关。

一篇综述报道,含有Jeryl Lynn株的MMR疫苗(这种株最常见于欧洲,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用于儿童及青少年预防实验室确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有效性,最佳估计1剂达64-66%,2剂达83-88%。[24]同时也有免疫力减弱的迹象,因此次级疫苗失败也是影响疫苗有效性的重要原因。[25]

MMR疫苗不推荐在妊娠、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使用。然而,中度(不严重)免疫抑制的HIV感染者仍可接种MMR疫苗,[18]虽然需遵守本地协议。

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比较罕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反应、低热、皮疹,也可能发生腮腺炎。1998年,一篇文章曾提示,MMR疫苗可能导致自闭症。媒体报道后,不少家长拒绝为孩子接种疫苗。自那时以后,发表的文章被撤回,同时大量的研究都没有证明MMR疫苗和自闭症之间存在关联。[26]

二级预防

感染患者需隔离以防止疫情扩散。美国儿科学会(AAP),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以及医疗感染控制咨询委员会(HICPAC)均推荐腮腺炎发病后5天内,无论在社区或卫生保健机构隔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均需使用标准的预防措施,尤其是防止飞沫传播的措施。[38]英国公共卫生中心也建议隔离5天。[37]暴露后进行免疫接种并没有证明能防止疾病的扩散。然而,CDC仍坚持建议这种做法,试图减少未来暴露后的发病风险。[29]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