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chow三联症仍旧是常用的阐述静脉血栓栓塞成形的病因模型。[9]
血管壁损伤:内皮细胞的损伤可促进血栓形成,常发生于静脉瓣。外伤、既往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手术、静脉采集、以及中心静脉置管均可引起血管壁损伤。[10]
静脉淤滞:血流不畅和淤滞可促进血栓的形成。静脉淤滞和充血可导致瓣膜损害,并可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以下因素会增加静脉淤滞的风险:年龄>40 岁、缺乏活动、全身麻醉、瘫痪、脊髓损伤、心肌梗死、既往脑血管意外 (CVA)、静脉曲张、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以及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液高凝:其他某些情况(包括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也会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这包括肿瘤、高雌激素水平(肥胖、妊娠和激素替代治疗)、炎症性肠病、肾病综合征、败血症和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V因子Leiden突变、凝血酶原基因突变、蛋白C和蛋白S缺陷、抗凝血酶Ⅲ缺乏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