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其他诊断因素

不良治疗效果风险低

有可强烈表明迷走血管性、情景性或直立性晕厥症状患者(可能不包括有过度损伤风险的老年人)的风险较低。 在初始急诊室晕厥评估后,可转诊进行门诊评估(首选晕厥门诊)。

复发性晕厥病史

具有多年复发性晕厥病史(尤其开始于青年时)且与器质性心血管病不相关的患者。

激发因素

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激发因素包括疼痛或情绪不安经历,过度脱水,剧烈运动后。

颈动脉窦综合征的病史包括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产生外部压力的颈部意外操作。 颈部意外操作可能像系紧衬衣领或打领带一样简单。

情景性晕厥可能由急性出血、咳嗽、喷嚏、胃肠道刺激(吞咽、排便、内脏痛)、排尿(排尿后)、运动后或其他情景(例如铜管乐器表演、举重、进食后)引起。

恶心

常见前驱症状可能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但也可能由内脏床静脉扩张引起。

眩晕

表明头晕的非特异性诉病。 可反应脑血流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减少,但不足以导致晕厥。 另外诉病可能与晕厥无关,是某个老年人的常见症状。 眩晕见于许多疾病,可能对诊断无帮助。 此外,它的意义往往因人而异。

苍白

此结果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特点;因此若无该结果,应对诊断产生质疑。 很明显,该结果往往在白种人中更加明显,而对黑色皮肤的人帮助不大。

发汗

出汗感及寒冷和/或湿冷感是迷走血管性及密切相关的情境性晕厥的特点。

视力或听力下降

通常是早期症状,虽然症状本身无法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但对确定患者自述的确为真正晕厥很重要。

通常,这些症状可发生在晕厥发作之前的片刻(前驱)或过程中,而且较为短暂。

躯体损伤

损伤疼痛可能会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 此外,创伤体征(例如头部裂伤)可能表明真正晕厥,而非近乎晕厥。

发作后疲乏

事件恢复后存在疲乏或疲累是迷走血管性事件原因的一个重要线索。

心悸

虽然心率缓慢或相对缓慢是迷走血管性事件的最大特点,但发作通常始于窦性心动过速早期。 因此,在晕厥前早期常出现虚脱症状。 很明显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诱发的晕厥患者,虚脱也可能发生在晕厥之前。 因此,心悸符合血管迷走性晕厥,但无法诊断。

心动过缓

心率缓慢是血管迷走性晕厥时的一个常见结果。 有时心动过缓可能很严重(例如停搏 5 到 25 秒或更久),然而其他时候,心率可能正常,但实际上比低血压时慢很多(即,显性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 心动过缓常见于神经介导的反射性血管迷走性晕厥,但也可能表明传导系统疾病或过量药物作用。

三类颈动脉窦综合征 (CSS) 包括伴明确心动过缓型,显性血管抑制型 CSS(相对低血压是主要体征),或混合型(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无猝死家族病史

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良好的死亡预后,尽管发病率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在跌倒或意外时可能会发生损伤。 血管迷走性晕厥通常与猝死无关。 因此,若晕厥者具有该病史,应考虑其他诊断(例如器质性心脏病,长 QT 综合征,Brugada 综合征)。

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是一种与晕厥有关的少见疼痛综合征。 此综合征的特征通常是左侧咽痛的间歇性发作,往往会导致晕厥。[45]

三叉神经痛是指由三叉神经任一分支出现疼痛引起的比较常见的面部疼痛综合征。 然而,三叉神经痛导致的晕厥比较少见,且发病机理不明确。[46]

危险因素

既往晕厥

具有多年复发性晕厥病史(尤其开始于青年时)且与器质性心血管病不相关的患者。

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肌病既往病史

具有症状性心动过缓及室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肌病已知病史的患者的晕厥发作风险增加。

重度主动脉狭窄

重度主动脉狭窄患者(具有很大的压力梯度)的晕厥风险可能增加。

长期站立

与神经介导型晕厥有关。

情绪应激(尤其在温热的拥挤环境中)

与神经介导型晕厥有关。

脱水/低血容量

与神经介导型及直立性晕厥有关。

曾出现恶心和/或呕吐

与神经介导型晕厥有关。

曾出现严重疼痛

与神经介导型晕厥有关。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