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有声嘶、咽喉痛、吞咽困难、吞咽痛(吞咽时喉咙痛)、耳痛及颈部肿物常提示有喉恶性肿瘤。 虽然喉癌的症状并不像其他恶性肿瘤明显,但延误诊断只轻微增加了头颈肿瘤的死亡风险。[34]
喉癌主要的致病因素包括吸烟、饮酒、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胆汁逆流、头颈部放疗史、声带异型增生史及喉癌家族史。患者起病隐匿,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痛、吞咽困难、吞咽痛(吞咽时咽痛)、耳痛及颈部肿物。多数喉癌患者为超过 40 岁的中年男性,尤其是黑人。绝大多数患者不论是既往还是患病期间都有吸烟饮酒史。癌前病变史例如声带异型增生可增加患喉恶性肿瘤风险。石棉、橙剂、人乳头瘤病毒接触史和免疫功能低下史或呼吸系统乳头瘤病也可一定程度增加喉癌风险。慢性喉炎超过 3 周需至耳鼻喉科就诊。
喉癌累及真声带(声门型喉癌)的患者可能出现声音改变等症状,而且与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相比,声门型喉癌患者会更早就医。这通常是由于声带形态的轻微改变即可引起更为明显的声音改变。声门上型喉癌患者常首先出现持续性咽喉痛和吞咽痛(吞咽时疼痛)。颈淋巴结转移在声门上型喉癌更常见。亦可因颈部肿物(转移)早于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就诊。
伴有喘息、沙哑的声音或失声时提示喉癌的存在,且对患者的初步评估是显而易见的。 恶病质,体重下降以及全身状态差是疾病晚期的症状。 黑人的发病率较白人高。[11] 男/女的患病率比约为4/1。[11]
喉癌症状包括(器官系统)
耳部:耳痛(例如:中耳积液、外耳道炎)。
口腔及口咽:咽后壁、扁桃体柱、扁桃体和软腭、舌表面、口底、舌根部肿物或黏膜白斑。
喉入口:声带、杓会厌襞病变及局部肿瘤浸润。手持镜及头灯能提供舌根及喉部的良好视野。间接喉镜也可以即时评价累及声门的明显病变。大部分人的检查会受到强烈咽反射的限制。
颈部:颈淋巴结或包块(注意大小、位置、活动性及质地),喉摩擦音(消失提示癌症晚期),可触及的腮腺或甲状腺结节或包块。
肺:喘鸣(双相、吸气相或呼气相),呼吸音减弱(提示有肺炎,特别是怀疑为吸入性肺炎时)。 观察平静呼吸的患者、说话或平躺时是否有呼吸困难。 直立状态下呼吸顺畅的患者平卧可能产生明显的呼吸困难。 晚期可累及呼吸道。
心脏:可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例如:灾难性的血管呼吸消化道瘘)。[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左侧杓状软骨、杓会厌皱襞、右侧杓状软骨黏膜不规则病变由艾莫利大学 Amy Chen 博士提供;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声带前1/3微小白斑样新生物由艾莫利大学 Amy Chen 博士提供;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可触及颈部肿物需要做细针穿刺检查。针吸细胞分析常可确诊鳞状细胞癌及其他恶性肿瘤。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肿瘤。专科医生决定是否进行喉肿物活检及后续相关放射性检查。可直接看到的喉肿物高度提示喉癌,但是需通过组织活检确诊。
一旦怀疑为喉恶性肿瘤,便有必要进行颈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 (CT)。理想情况是在活检前进行 CT 检查,以减少活检后水肿对结果的影响。颈部增强 CT 对完善肿瘤分期很有必要。静脉增强有助于区分正常与异常软组织影。层厚应小于 2.5 mm。CT 比体格检查或磁共振成像可更好评估是否有可疑淋巴结及软骨侵犯。
毫无疑问相比常规胸部 X 线检查,胸部增强 CT 有很大的分辨率优势,如果怀疑为喉癌,则临床医生一般都会同时行胸部 CT 和颈部 CT。传统上,文献也支持正侧位胸部 X 线检查评估胸腔。[3] 然而,近期研究显示,胸部 X 线检查对喉癌的远处转移灶评估不敏感。[35]
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CT 扫描得到了一些头颈肿瘤专家的普遍认可。这项检查对于检测颈淋巴结、远处转移及复发性疾病更敏感。[2][36] 有助于头颈肿瘤的初始分期、发现不明原发灶、做放疗计划及评估治疗反应。[2] 患者是否进行 PET/CT 扫描取决于是否有条件进行检查以及医生的选择。 并非所有中心都有双重 PET/CT 扫描,该检查通常仅用于晚期疾病。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CT扫描示巨大肿瘤侵犯甲状软骨翼板由艾莫利大学 Amy Chen 博士提供;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跨声门型巨大肿物,PET高摄取影(亮黄或橘红的)由艾莫利大学 Amy Chen 博士提供;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可屈性内窥镜可同时对喉及上呼吸道进行快速评估。可屈光导纤维喉镜检查(通常检查人员为耳鼻喉科医生)可发现黏膜白斑、增殖性红斑、溃疡、肿块、坏死或出血区域。亦可评估呼吸道阻塞程度。可屈性内窥镜检查对于喉癌患者的充分随访也很有必要。
操作技巧:大多数患者,在鼻腔施以局部减充血剂及麻醉喷雾。 可屈性光导纤维喉镜经过鼻腔从而评估鼻咽、口咽、舌根、会厌谷和会厌喉面、杓会厌皱襞、杓状软骨黏膜、梨状窝、室带、声带,而且麻醉理想状态下还可以评估声门下区。 医生会要求患者发声从而观察声带活动性。
硬质电视动态喉镜(通常由耳鼻喉科医生或言语病理学家实施)更有助于评估声带振动,发现潜在的细小的声带病变。 肿物较大时用处不大。
操作技巧:70°的硬质喉镜通过口腔到达喉入口,舌体向前牵开。 患者需经口呼吸。
全身麻醉同时身体放松地进行硬质喉内镜和活检,是全面评估喉新生物及其病理改变的首选方法。 配有放大镜的硬质电视动态喉镜则能更好地发现微小的潜在的病变。 杯式活检钳通过喉镜到达活检部位。 整个过程中可通过冰冻组织病理以确定所取组织是否足够。 直线型(0°)及成角型(70°)喉镜有助于确定肿瘤大小及范围,特别是声门下型喉癌。
操作技巧:气管插管及诱导全身麻醉后,仔细触诊颈部、口腔及口咽。 全麻下检查更彻底。 用牙齿保护套保护上颌牙列(或牙齿缺失患者可用盐水纱布)。 硬质喉镜经口腔检查口腔、扁桃体、咽后壁、舌根、会厌谷、会厌、杓会厌皱襞、杓状软骨黏膜、梨状窝、环后黏膜、室带、声带和声门下区域。
部分诊疗中心已经开展荧光内镜。在自体荧光内镜 (AFE) 中,由氙弧灯发射的窄带光检查黏膜病变。在窄带光下,正常和良性黏膜病变激发典型的绿色自体荧光(最大波长 515nm),而恶性或癌前病变自体荧光消失,显示红紫色光。在诱导荧光内镜检查 (IFE) 中,检查 2 小时前局部黏膜应用外源性氨基乙酰丙酸,其可被肿瘤细胞优先摄取及代谢,呈现出红橙色荧光(相比之下,正常组织经过滤性蓝光照射表现为蓝色)。自体荧光内镜有助于早期发现喉癌及其癌前病变,而诱导荧光内镜更适合发现术后复发病变。[37]
喉癌可严重影响呼吸道通畅, 对于有明显呼吸道梗阻患者,在全麻下行任何内镜检查之前,应考虑行局麻下气管切开术。 这种情况下需要耳鼻喉科医生与麻醉科医生紧密合作。[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左侧杓状软骨、杓会厌皱襞、右侧杓状软骨黏膜不规则病变由艾莫利大学 Amy Chen 博士提供;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声带前1/3微小白斑样新生物由艾莫利大学 Amy Chen 博士提供;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