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在诊断 Buerger 病之前,应首先排除其他血管疾病,例如,动脉粥样硬化、栓子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在排除其他血管疾病后作出诊断。

病史

患者几乎目前都在吸烟。该疾病的常见病史特征为无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但存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常有下肢疼痛,夜晚将腿挂于床边可减轻疼痛。提示缺血,且不是Buerger 病的特异性表现。可出现足弓性跛行。可有手臂或腿部的复发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史。

一项日本调查发现了以下症状在 Buerger 病患者中出现的频率:[22]

  • 感觉异常/寒冷感/发绀 (37%)

  • 足底跛行 (15%)

  • 腓性跛行 (16%)

  • 静息痛 (10%)

  • 溃疡/坏疽 (19%)。

该研究同时确定了 Buerger 病患者的尺动脉 (12%)、胫前动脉 (41%) 和胫后动脉 (40%) 累及情况。[22]

12.5%的患者在出现动脉闭塞前曾有关节炎在大关节反复发作病史。[23]单关节炎症常累及手腕和膝盖,时间长达 2 周。在患者出现关节症状 10 年后,才可诊断 Buerger 病。

体格检查

重度缺血的定义是坏疽或静息痛持续>2 周,且需定期服阿片镇痛。也可包括踝部压力<50 mmHg。非重度缺血的患者可表现为跛行或新发静息痛。

急性肢体缺血是一种常见表现。肢体冰冷伴膝下动脉搏动消失或肱动脉和前臂远端动脉搏动消失。可检测到窦性心律。可能出现远节指骨坏疽或溃疡。吸烟的女性患者可出现指尖溃疡[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吸烟的女性患者可出现指尖溃疡由 Matthew J. Metcalfe 和 Alun H. Davies 提供 [Citation ends].临床发现50% 的患者上肢受累。

Allen 试验可发现 63% 的 Buerger 病患者。[3]Allen 试验通过压迫桡、尺动脉来观察患者手部是否出现缺血。然后释放桡、尺动脉的其中 1 条。每释放一条动脉都应在手部观察到再灌注。若 Allen 实验结果为阴性,则表示无桡动脉或尺动脉闭塞。若年轻患者的检查结果异常,则高度提示 Buerger 病。对于有下肢疾病的患者,若实验室结果为阳性,则提示其患有上肢疾病。

40%-60% 的患者有血栓性浅静脉炎。[24][25]

实验室检查

检查的目的是排除其他血管病的病因。由于患者的血糖通常正常,因此,糖尿病患者可排除 Buerger 病。生化结果显示肾功能衰竭(尿素和肌酐升高),可能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ESR、CRP、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CA)和补体测定的结果均应正常。抗心磷脂抗体可能升高,且与牙周损伤有关。[20]抗着丝粒抗体应正常,从而可排除钙质沉着、雷诺现象、食管动力障碍、指端硬化和毛细血管扩张 (CREST) 综合征。拓扑异构酶I抗体 (Scl-70) 应正常,从而排除硬皮病。FBC 可能提示感染或骨髓增殖性疾病。凝血实验应为正常,以排除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倾向筛查可排除蛋白C、蛋白S 和抗凝血酶 III 缺乏。

动脉多普勒检查

动脉多普勒可确定膝下动脉、肱动脉和前臂远端动脉搏动消失。

放射影像学检查

动脉双螺旋CT检查、CT 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放射影像学技术均可有效显示中小血管闭塞,常见“开塞钻”状的侧支血管(Martorell 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 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可发现血管病变。动脉双螺旋CT检查可发现非粥样硬化性闭塞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也可显示正常的非粥样硬化性近端动脉,同时显示远端中小血管闭塞。对成像技术的选择取决于各医院的可用设备。动脉双螺旋CT检查是一项简单、迅速且廉价的检查,但磁共振血管造影则价钱昂贵、耗时长且常需排队等待。远端血管病变应选择 CT 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

应使用超声心动图排除心源性远端梗塞。

组织活检

动脉活检可协助诊断,但应避免对缺血组织进行此操作。在急性期,血管的3个分层均可见活动性炎症。在慢性期,血管中膜和外膜层的血运重建会形成血栓。但弹性膜被保留。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