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案例

案例#1

一名 58 岁男性,因反复头痛和右颌下肿块缓慢增长 6 个月就诊。 患者无发热或寒战病史,但其口腔卫生较差。 超声显示颈部和颌下肿块同侧有淋巴结病变,同时在右下磨牙旁存在有排脓和硫磺样颗粒的窦道。 随后的牙抽出物提示有根尖周脓肿,此外,咬肌内活检显示有肉芽肿性炎症反应,中心部位化脓性坏死且含大量革兰氏阳性分支丝状菌。

案例#2

一名 76 岁女性,于结肠切除术后出现反复症状性肠梗阻 7 年。 患者无发热、体重减轻或疲乏症状。 在探查术中,发现患者回盲肠部位有肿块存在。 这些肿块与局部慢性炎症、瘘管形成和颗粒形成相关。

其他表现

放线菌病各种罕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原发性皮肤放线菌病、[3] 下腔静脉综合征、急性胆囊炎、急性心包填塞、[4] 肱骨放线菌病[5] 和近节指骨受累的放线菌病。[6]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