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放线菌病通常在手术治疗脓肿或肿瘤后诊断。 有必要对患者行高剂量、长期的全身抗生素治疗。[47][48][49][50][51][52][53] 有时可联用手术治疗。超过 90% 的患者对此治疗反应较好。[1] 经过充分的抗生素治疗后,很少出现复发。 若出现复发,则采用与初次感染相同的方法治疗。

管理和抗生素治疗

首选高剂量青霉素,静脉注射 4 至 6 周,之后口服治疗 3 至 6 个月。 住院或门诊患者可给予静脉治疗,具体取决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1][10][50]

对青霉素过敏患者,可使用胃肠外头孢曲松钠、克林霉素、红霉素或多西环素。[47][52][53][54][55] 对于牙髓部位轻度面颈部放线菌病,开始时可给予口服多西环素。

病变部位切除

有广泛病变、坏死或大量肿块形成时,行病变部位切除术。 有时,须以手术移除长期瘘管。 对于不能排除恶性疾病的患者,最终诊断和治疗规划时,也有必要采用手术疗法。[56]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