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危险因素

主要风险因素包括甲肝流行地区居住史、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史、男同性恋者、地方性流行地区旅行史以及已知食源性传染暴露史等。

发热

常为突然出现的,在黄疸前出现。

乏力

常为突然出现的,在黄疸前出现。

恶心呕吐

常为突然出现的,在黄疸前出现。

黄疸

发生于大约70%-80%的有症状患者。[39]感染后2周时达高峰。甲型肝炎感染表现出的结膜和面部皮肤黄染[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甲型肝炎感染表现出的结膜和面部皮肤黄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Thomas F. Sellers/Emory University;经许可后使用 [Citation ends].

肝肿大

发生于大约70%-80%的有症状患者。[39]通常伴有右上腹疼痛。

右上腹疼痛

通常伴有轻度肝肿大。

陶土色大便

大便呈现出无胆汁陶土色。

其他诊断因素

疲劳

常为突然出现的,在黄疸前出现。

头痛

常为突然出现的,在黄疸前出现。

尿色深

黄疸期的特征之一。

瘙痒

黄疸期的特征之一。

关节痛、肌痛

可能会有明显的肝外表现。

咳嗽

可能会有明显的肝外表现。

腹泻

可能是黄疸前期的特征之一。

便秘

可能是黄疸前期的特征之一。

脾大

腹部体格检查可能出现的体征。

颈后淋巴结肿大

可于体格检查时检出。

短暂皮疹

非特异性体征。

心动过缓

可于体格检查时检出。

危险因素

生活在地方性流行地区

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国家,几乎所有的儿童在9岁前均被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6]

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17%的病患具有托儿所相关人员接触史。[24]

男性同性恋者

17%的病患具有托儿所相关人员接触史。[24]

已知食源性传染曝露史

6%的病患具有托儿所相关人员接触史。[24]甲型肝炎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的水源或冰而感染包括从污染水源中收集的贝类或已感染病毒的食物处理人员接触过的食物。

发达国家人群到甲肝流行地区旅游

10%的病患具有托儿所相关人员接触史。[24]

滥用注射类或非注射类毒品者

8%的病患具有托儿所相关人员接触史。[24]

接触托儿所儿童或工作人员

5%的病患具有托儿所相关人员接触史。[2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