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管理方案应个体化,必要时相关医生会参与,这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

暴露后预防

暴露于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后,可通过主动或被动免疫进行感染预防。各国对曝露后预防的建议或有些许差异,因此应参考各国的国家指南。[6][29][30][43]

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暴露后预防,并及时进行血清学检测,已被证实是有效的,并被认为是标准防护。[2][6][29]在美国,2007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修订了指南,现在甲型肝炎疫苗允许应用于1-40岁有甲肝病毒暴露史的健康人群。[43]这些新建议基于将疫苗与丙种球蛋白相比较的一项随机、双盲、非劣效性的研究。证据 A对于既往无免疫接种史的人群,近期暴露(<2周)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尽快选择接种年龄相适剂量的单一甲肝抗原疫苗或免疫球蛋白。以下是关于选择接种疫苗还是免疫球蛋白的指导。[43]

  • 年龄在12个月到40岁的健康人群:一线治疗单一抗原甲肝疫苗。

  • 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首选丙种球蛋白,不可用时可选用甲肝疫苗。

  • 小于12个月的幼儿,免疫缺陷人群,慢性肝病患者,以及对甲肝疫苗过敏者应选择接种丙种球蛋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在以下情况时行暴露后预防接种。

  • 经血清学证实的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所有未曾接受免疫接种的家庭成员。

  • 与经血清学证实的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性接触者。

  • 与经血清学证实的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共同吸食或静脉应用毒品者。

  • 儿童托管中心所有先前未免疫接种的员工和参与者里面:

    • 在儿童或员工中发现一例或多例甲型肝炎感染,或

    • 在托管中心的 2 个或多个参与者的家庭中发现病例。

  • 与确诊为甲肝的食品处理员同单位的食品处理员。

  • 如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甲型肝炎病毒在学校、患者中或者医院里发生传播流行,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的人群应进行免疫接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网站上提供了更多、更详尽的注意事项。CDC: hepatitis A FAQs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已确认感染:支持治疗

甲肝肝炎的治疗主要是支持治疗,包括适当休息。[18]避免过多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和饮酒,并且注意饮食均衡很重要。[2][17] 尚没有特异性抗病毒治疗方案。有调查发现胆汁酸对病毒性肝炎有治疗效果。而胆汁酸能显著改善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肝生化,但尚无试验评估胆汁酸对甲型肝炎患者的作用。[45]一旦出现甲肝急性感染病例,以门诊治疗为主。极少数严重病例需要住院治疗,如并发血容量减少,凝血功能障碍,或肝性脑病。[17][24] 在传染期应采取接触隔离,尤其是大小便失禁或需要使用尿布的患者。传染期从发病开始持续约2周,某些患者人群中,传染性可保持长达 6 个月。这包括儿童和免疫功能受损患者。[2][6]

确诊感染:转诊行肝移植

甲肝病毒感染后,<1%病例会经历暴发性病程,黄疸的加重和肝性脑病为其典型特点。这种情况下需及时转诊至有肝移植经验的诊疗中心。对合并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任何原因导致的肝硬化的患者而言,尤为重要。因为这种情况下,发生暴发型肝炎的风险较高。预后指标包括4项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血清ALT<2600U/L,血肌酐>177μmol/L [>2mg/dl],插管,应用升压药),这个预后指标对移植/死亡可能性进行的预测能力远超出其它已发表模式。[34]通常认为,较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是肝细胞广泛坏死的表现,这被认为是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3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