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标准

数套相似的诊断标准被建议用于诊断风湿性多肌痛,但没有一个通用标准。这些标准如下:

评估风湿性多肌痛的标准[34]

标准:必须满足任意 3 个条件,或者仅满足 1 个条件且颞动脉活检显示巨细胞动脉炎阳性

  • 65 岁以上

  • 双侧肩胛带疼痛

  • 晨僵超过 1 小时

  • 症状发作 < 2 周

  • ESR > 40 mm/小时

  • 抑郁/体重减轻

  • 双侧上臂触痛。

风湿性多肌痛的预后和管理[19]

标准:全部满足

  • 双侧肩胛带和骨盆带疼痛

  • 任意时长的晨僵

  • 多于 2 个月

  • ESR >30 mm/小时或 CRP >57.1 nmol/L (6 mg/L)

  • 排除其他诊断

  • 皮质类固醇治疗快速改善病情。

风湿性多肌痛:10 年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35]

标准:全部满足

  • 50 岁以上

  • 双侧颈部、肩胛带或骨盆带疼痛(需要有 3 因素中的 2 个)

  • 超过 30 分钟的晨僵

  • 症状持续超过 1 个月

  • ESR > 40 mm/小时

  • 排除其他诊断。

风湿性多肌痛的长期随访:滑膜炎的证据[36]

标准:年龄和持续时间以及其余的任何 3 项因素

  • 50 岁以上

  • 双侧颈部、肩胛带或骨盆带疼痛

  • 晨僵超过 1 小时

  • 症状持续超过 1 个月

  • ESR 高于正常上限

  • 排除其他诊断

  • 泼尼松龙 <20 mg 能快速改善病情。

暂定的风湿性多肌痛分类标准[37]

缺乏明确的 PMR 分类标准,这给临床研究中的患者评估和制定可靠的诊断标准带来困难。欧洲风湿病联盟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和美国风湿病学会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成立联合工作组,来共同制定 PMR 分类标准。经过几年时间,通过多个步骤制定出了一套达成共识的标准。这些标准被前瞻性地用于比较新发作的 PMR 患者与存在 PMR 类似疾病的对照者。结果用于生成一个评分法则来进行 PMR 分类。标准(均需满足)和提出的法则如下:

  • 50 岁或以上

  • 双侧肩胛带疼痛

  • CRP 和/或 ESR 异常。PMR 分类的评分法则[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PMR 分类的评分法则改编自 Dasgupta B, et al. 2012 Provisional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polymyalgia rheumatica: a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collaborative initiative. Arthritis Rheum. 2012:64:943-954 [Citation ends].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