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低膳食纤维及年龄超过 50 岁。

左下腹痛

单纯憩室病中可能存在轻度的症状。

约 70% 的患者存在急性憩室炎。[19]

白细胞增多

一个存在憩室病病史的老年患者,可能会存在急性憩室炎。

发热

反复出现的低热可能伴随着憩室炎。

直肠出血

通常是突发、无痛、下消化道动脉大量出血;急性憩室病的并发症。

其他诊断因素

局限于左下腹

在急性的憩室炎。

左下腹痛

在急性的憩室炎。

腹胀

腹胀是憩室病常见的主诉。

便秘

憩室病经常存在便秘,经常与腹泻交替存在。

直肠指诊时盆腔压痛

可能在急性憩室病时存在。

弥漫性腹部压痛

在开放性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

腹泻

憩室病患者常发生腹泻,经常与便秘交替存在。

可触及腹部包块

可能在脓肿时存在。

危险因素

低膳食纤维

临床证据多是观察性研究。[17][3]

50 岁以上

这是一个最强的影响因素。在老年人群中,憩室疾病的发生率增加。而在儿童中,其发病率极低。这可能是由于结肠壁机械强度降低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加,胶原结构的改变会降低结肠壁结构的强度。[20]

西方饮食结构

缺乏纤维素、高盐、肉食为主、高糖的西方饮食结构会增加憩室病的发生率。西方饮食结构会导致粪便重量减低及通过时间增加。[18] 这将会导致结肠节段性压力增加,最终导致憩室形成。[19]

肥胖(BMI>30)

穿孔及复发性憩室炎更多见于 BMI>30 的人群,[21]他们发生憩室出血的风险也会增加。[22]

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

非甾体抗炎药与穿孔性结肠炎之间有明显关联。[23] 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也与憩室出血相关。[2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