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心律失常通常是代偿因心力衰竭或血容量不足导致的每搏输出量降低,或因疼痛、恐惧或外源性儿茶酚胺所致交感神经刺激。
临床疾病状态的存在加上心房率变异性通常会将这一心律失常与房性心动过速区分开来。
迷走神经刺激/腺苷可致窦性心动过速一过性减缓,AV传导阻滞前(如果发生)窦性心率减缓和PR间期延长。
这种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局灶性 AT)有许多共同病因。因此,基于病史和体格检查可能很难区分二者。
与局灶性 AT 不同的是,采用迷走神经手法或腺苷治疗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会突然停止。暂停后,可恢复窦性心律。
12导联ECG可显示P波,而且通过心房逆行激活产生的PR间期缩短可将其与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区分开来。
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在心动过速周期后半段(长RP/短PR间期)出现。
这种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局灶性 AT)有许多共同病因。因此,基于病史和体格检查可能很难区分二者。
迷走神经刺激/腺苷将因AV传导阻滞一过性减缓心室率。特征性扑动波被揭示,且不受影响。
12导联ECG可显示规律性心动过速,且心室率为心房率(通常300bpm)的一半。
未经药物治疗的心房扑动通常会出现2:1AV传导阻滞,心室率148~150bpm。
扑动波通常会在基线扭曲,特别是在II、III和aVF导联。
不同于心房扑动,在房性心动过速中当诱导出AV传导阻滞时,P波之间会出现等电位间期。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