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肠道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被认为起源于弥散性内分泌系统细胞。这些细胞的特点是能产生多种激素肽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6] 致类癌综合征的中肠肿瘤的恶性程度从良性的、分化好的内分泌肿瘤到低级别的恶性内分泌肿瘤各不相同。[7] 偶尔,一些中肠肿瘤是低分化的内分泌肿瘤

大约40%的NETs是功能性的。 20%~30%的中肠类癌患者和大约5%的支气管类癌患者发生类癌综合征。 其他的前肠肿瘤(如胰腺NETs)可引起类癌综合征,但比较罕见(1%)。 后肠肿瘤一般是非功能性的,并且很少发生类癌综合征。 类癌综合征通常见于肝转移的患者(占95%),但是由腹膜后转移和卵巢肿瘤产生的过量的速激肽,血清素(5-羟色胺)可以不入肝脏和系统循环。

病理生理学

NETs分泌的生物源性胺类物质通常进入循环系统, 然而,当原发灶在肠道内,分泌的胺会被肝脏降解,症状一般不会出现。 当有肝转移时,这些胺在被降解前就进入循环系统,因此引起类癌综合征。[8] 类癌肿瘤分泌的主要产物是胺类,血管舒缓素和前列腺素。 其中一种胺是血清素。 通常血清素由色氨酸合成,然后被单胺氧化酶代谢为5-羟吲哚乙酸,后者随后分泌到尿液中。[9] 在健康人中,大约99%的色氨酸用于合成烟酸,小于1%转化为血清素。 然而在类癌肿瘤患者中转变为生成大量血清素。 由于肝转移,增高的血清素和其他物质直接释放入循环系统,导致类癌综合征的发生。[10]

分类

功能性的/非功能性的

根据分泌的肽类物质是否可以导致机体产生症状(如由神经内分泌肿瘤释放的血清素和激肽可以导致类癌综合征),肿瘤可以分成非功能性或功能性的。

前肠/中肠/后肠

肿瘤可以依据胚胎学起源进行分段:

  • 前肠:从口腔至十二指肠

  • 中肠:从空肠至升结肠

  • 后肠:其余结肠和直肠

典型的/非典型的支气管神经内分泌肿瘤

与非典型的类癌相比,典型的类癌一般生长较慢且不易发生转移。 相比之下非典型的类癌更具有侵袭性,转移概率更高。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