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监测

放化疗监测中,需要做的检查项目有常规血检和影像检查,以获得基线数据资料和监测资料。需要对全血细胞中不同成分进行检查分析,以监测治疗导致的骨髓抑制问题。有临床指征时,也可以做肝肾功能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患者颈部做放疗时,需要做甲状腺功能检查,以获取基线资料,以及放疗后,每年都需要做甲状腺功能检查。

治疗前,患者需要做胸部 X 线和 CT 扫描检查,以获取基线资料,治疗期间根据临床指征做胸部 X 线和 CT 扫描检查。

多个研究表明接受常规随访但无症状患者做常规血检和影像学检查价值较小。[108][109][110]结合症状、体检和相关影像学检查,就可以判定大部分复发。

建议患者在做完治疗后的前 2 年,每 3 个月进行一次随访;随后 3 年,每 6 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此后,每 1 年进行一次随访。除非患者出现症状或体检时存在异常,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做常规血检和影像学检查。进行颈部放疗的患者,会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因而需要每年对甲状腺进行检查,查看甲状腺功能状态。

进行胸部或颈部放疗的女性患者,在治疗后的 5-10 年开始进行乳腺癌筛检,以及年龄达到 40 岁时,也需要进行乳腺癌筛检。筛检所采用的最优方法是有争议的。乳腺 X 线摄影是一种常规筛检方法,但 MRI 敏感度更高,尤其是对于胸部组织密度较大的年轻女性来讲。

有患心脏病风险(蒽环类药物治疗和纵膈放疗)的患者要定期做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和糖耐量异常)评估。如果怀疑患者或已确诊患有心脏病,需要做超声心动图和多门控捕获扫描 (MUGA) 检查。

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需要多次做肺功能检查,尤其是那些有肺毒性症状的患者。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