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高危因素包括EM的前驱症状和疱疹或支原体感染。

肢端靶形损害

皮损分为3带(即外周红斑带、中间正常皮肤带、中心水疱或糜烂区),且分布于四肢远端,高度提示EM。[2][3][4][5]掌部靶形损害[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掌部靶形损害来自医学博士 Nanette Silverberg 的个人收藏;经许可后使用 [Citation ends].

复发性疾病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相关的患者发生复发性EM的并不少见。[2][3][4][5]

黏膜糜烂

可见于重症EM。 由复发性HSV-1感染引起的面部和黏膜糜烂部位的靶形损害伴有结痂[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由复发性HSV-1感染引起的面部和黏膜糜烂部位的靶形损害伴有结痂来自医学博士 Nanette Silverberg 的个人收藏;经许可后使用 [Citation ends].

其他诊断因素

靶形损害

红斑缺少中间带(只有两条带),且更倾向于向心性分布。[2][3][4][5]靶形损害和靶形损害[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靶形损害和靶形损害来自医学博士 Nanette Silverberg 的个人收藏;经许可后使用 [Citation ends].

急性起病

起病典型。[2][3][4][5]

自限性病程

极少数患者病情严重至需要住院,即使未给予特殊治疗病情也可缓解。[2][3][4][5]

红斑基底上簇集水疱

可见于单纯疱疹病毒急性感染时。 由复发性HSV-1感染引起的面部和黏膜糜烂部位的靶形损害伴有结痂[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由复发性HSV-1感染引起的面部和黏膜糜烂部位的靶形损害伴有结痂来自医学博士 Nanette Silverberg 的个人收藏;经许可后使用 [Citation ends].

干啰音、湿啰音和/或哮鸣音

支原体肺炎早期通常肺部检查无异常,后期才会出现干啰音、湿啰音和/或哮鸣音。

鼓膜发红

高度提示支原体肺炎。

肝肿大

提示乙肝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早期事件

虽然EM发生超敏反应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常有复发。 因此EM的前驱症状是本病复发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多数病例中,EM复发与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有关。[3][27]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

当反复发生 HSV 感染的患者出现 EM 时,HSV 感染很有可能是其原因或者一种诱发因素。然而,在 HSV 感染患者中,仍然很少发生 EM。个体易感性是必须条件。[2][3][24][25][26]

支原体肺炎

如果在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社区获得性肺炎或耳炎伴鼓膜发红的情况下出现 EM,则提示由肺炎支原体感染作为触发因素引起了 EM。[2][3][28]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

其他双链DNA病毒感染也与EM发作相关,包括CMV。[2][3][24][25][26]

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

其他双链DNA病毒感染也与EM发作相关,包括EBV。[2][3][24][25][26]

乙肝病毒感染

当 EM 伴发明确感染时,感染可能为触发因素。除了单纯疱疹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外,EM 还可由其他多种感染诱发,而据统计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作为病因非常少见。[3]

组织胞浆菌病

当 EM 伴发明确感染时,感染可能为触发因素。除了单纯疱疹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外,EM 还可由其他多种感染诱发,但据统计组织胞浆菌感染作为病因非常少见。[3]

HIV 感染

急性 HIV 感染很少表现为 EM;[7] 然而,EM 更常是 HIV 的皮肤表现。

淋巴瘤

T 细胞淋巴瘤的表现偶尔类似于 EM;[6] 不过,淋巴瘤患者在就诊时或治疗期间可能具有 EM 的皮肤表现。

羊痘病毒感染

当 EM 伴发明确感染时,感染可能为触发因素。除了单纯疱疹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外,EM 还可由其他多种感染诱发,但据统计羊痘病毒感染(由副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疾病,可传染至人)作为病因非常少见。[3][29]

药物治疗

一些药物偶尔可引起重症 EM,包括氨基青霉素、多西他赛、TNF-α 抑制剂、[13] 抗疟药、抗惊厥药、利多卡因注射液、磺胺类药物、他汀类药物[19] 以及非甾体抗炎药 (NSAID)。[18] 在一篇病例报告中,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易普利单抗 [ipilimumab] 和尼沃鲁单抗 [nivolumab])治疗晚期黑色素瘤诱发了重症 EM。[30]

对所有的EM患者来说,回顾药物服用史是有必要的。

纹身

已知接触性变应原可引起EM。[17]

乙肝病毒疫苗

已知接种乙肝疫苗可引起EM。[3]

梅毒

有报道一例患者感染HIV后发生EM。[3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