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治疗原则如下:
支持疗法包括补水保湿和防止糜烂皮肤发生继发感染。
治疗疑似诱发感染
若复发性EM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应进行抗病毒抑制疗法
局部或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少炎症反应。
轻症 EM(典型靶形损害或隆起的水肿性丘疹,分布于肢端,不累及黏膜部位,累及<10% 的体表面积)
每日用肥皂和清水清洁皮损两次。 所有皮损都应局部外用润肤剂补水保湿并提供保护屏障。 如果有皮损破溃,应轻柔清洁并以覆以无菌敷料以防止继发感染。
止痛药(例如扑热息痛、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用于缓解皮损带来的疼痛和不适。
重症 EM(典型靶形或隆起的水肿性丘疹,分布于肢端,且累及 1 处或多处黏膜部位,累及<10% 的体表面积)
局部外用润肤剂、清洁皮损时动作轻柔以及在破溃皮损上覆盖无菌敷料均能有助于防止水疱和糜烂皮损处继发细菌感染。
对于疼痛性口腔黏膜皮损,在进食或饮水前可局部使用利多卡因溶液以及漱口水以覆盖皮损面并缓解疼痛。
虽然极少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且通常无需特殊治疗疾病即可缓解,但某些因饮水过少而导致低血容量的重症EM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如果因黏膜脱落阻塞了尿道,可行导尿术帮助排空。
口服止疼药可缓解皮损带来的不适。
单纯疱疹病毒
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口腔 HSV 感染(唇疱疹)或生殖器疱疹。
支原体肺炎
非典型肺炎的治疗指南建议经验性应用大环内酯类或多西环素治疗单纯性社区获得性肺炎以保证治疗范围覆盖非典型病原体。[34]
局部或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减少炎症反应。 对于轻症EM,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皮损的清除。[1][2][27] 也可以使用强的松。 对于重症EM,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
如果发现是复发性 HSV 感染导致 EM 反复发作,则需要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病毒抑制治疗。一旦发现有口腔 HSV 感染暴发的首发体征,就应立即谨慎地开始使用口服伐昔洛韦治疗 1 天(一日 1 次或一日 2 次)。若症状未得到控制,可每日服用伐昔洛韦一次,至少服用 6 个月。必要时可将剂量加倍,以控制症状。阿昔洛韦更适合用于需要使用液体配方的患者。
如果抗病毒抑制治疗未起效,可试用免疫抑制疗法和光疗,虽然这些疗法至今只有少数个案报道应用。
应建议患者避免复发性口唇疱疹的环境诱发因素,例如日光暴露。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