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诊断是以 X 线图像上表现出来的骨折为基础,病史通常对跌倒或创伤具有特异性。 仅当髋部骨折怀疑指数较高(即有腹股沟疼痛、髋部移动时疼痛或腹股沟/近端股骨区域疼痛)但 X 线平片呈阴性时,方可指示进行 MRI/CT 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骨折诊断不起作用。 如果确定为髋部骨折,则应转诊至骨科外科医生。

病史

髋部骨折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生于老年人,女性风险高于男性。 髋部骨折风险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髋部骨折更多见于 65 岁以上人群中,平均发病年龄约为 78 岁。[9][10]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强大的危险因素;骨量峰值的降低程度每减少 1 个标准差,男性和女性罹患股骨近端骨折的风险会增加几乎3倍。[20] 还应注意骨质疏松症/骨质减少家族史。

患者大多数情况下具有跌倒或创伤病史;很少在没有诱发性跌倒/创伤的情况下发生骨折。 高能量创伤(如机动车事故)在较年轻患者中更为常见;然而,这些仅占所发现的髋部骨折的 1% 到 3%。[9][20]

患者通常诉无法承受体重、受累的腿/髋部疼痛及髋部运动疼痛。

体格检查

检查通常不具有特异性;然而,如果髋部骨折移位,受累一侧的腿可能变短且向外旋转。 这是唯一的临床发现,表明骨折移位。 然而,这种发现可能还伴有股骨以及盆骨或小腿等其他骨折。

X 线

凡是因髋部疼痛而前来就诊的有跌倒或创伤史的患者均应安排 X 线平片检查。 骨盆前后位 (AP) X 线片[16][17] 应采集受累髋部AP位和后位 X 线视图。放射影像学检查可证实股骨近端骨折。真实的髋部前后位(腿内旋转 15° 所拍摄的前后位图像)可能也有用。如果怀疑骨折延伸至末端,则可要求进行股骨 X 线检查。

根据囊内骨折类型,皮质断裂以及原发性压缩性和拉伸性小梁线表明骨折发生移位。 前后位图像上的内翻或外翻测角增加或侧位片上可见的前翻转或后翻转增加也表明移位,可与完好无损的其他髋部相比较。

根据囊外骨折类型,移位性骨折的稳定性通常考虑到粉碎程度,更具体地说,会考虑到内侧皮质的粉碎程度。 样本两部分股骨粗隆间骨折类型不伴有内侧股骨距(皮质)粉碎通常被视为稳定。 三部分和四部分股骨粗隆间骨折类型伴有后内侧皮质断裂或反转子骨折则被视为不稳定。[3][31]初始前后位 X 线照片显示移位左髋囊内骨折[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初始前后位 X 线照片显示移位左髋囊内骨折源自理科硕士、医学博士、加拿大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 Bradley A. Petrisor 和医学博士、理科硕士、加拿大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 Mohit Bhandari 的丛书 [Citation ends].X 线片提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X 线片提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源自理科硕士、医学博士、加拿大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 Bradley A. Petrisor 和医学博士、理科硕士、加拿大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 Mohit Bhandari 的丛书 [Citation ends].

其他检查

如果髋部骨折怀疑指数较高且 X 线平片呈阴性,则应安排 CT 或 MRI 扫描。 研究显示,对患者来说,MRI 更经济有效、对检测隐性髋部骨折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并且从发生损伤到做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对检查结果没有影响。[32][33][34][35] CT或骨扫描可在无法进行 MRI 时加以采用;然而,受伤后 2 到 3 天进行的骨扫描可能并非呈阳性。MRI 显示冠状影像,可确诊左髋囊内骨折。[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MRI 显示冠状影像,可确诊左髋囊内骨折。源自理科硕士、医学博士、加拿大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 Bradley A. Petrisor 和医学博士、理科硕士、加拿大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 Mohit Bhandari 的丛书 [Citation ends].骨盆前后位 X 线照片显示左髋可能囊内骨折[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骨盆前后位 X 线照片显示左髋可能囊内骨折源自理科硕士、医学博士、加拿大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 Bradley A. Petrisor 和医学博士、理科硕士、加拿大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 Mohit Bhandari 的丛书 [Citation ends].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