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感染是由沙眼衣原体病菌引起的,这是最常报道的性传播感染之一。[3] 几乎均通过性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可能引发临床症状,但大多数感染患者并无临床症状。[1]

病理生理学

沙眼衣原体是一种较小的革兰阴性细菌,专性寄生在细胞内。[7] 衣原体有两个生命周期阶段。在第一个生命周期阶段,病原体进入细胞并形成被称作原体的大包涵体。随后原体重组为较小的网状体。网状体复制并再度成熟为原体。一旦成熟原体形成,细胞在 2-3 天内破裂。其释放的病原体则侵入其他细胞,以继续上述复制过程。[8] 由于其特殊的生命周期,衣原体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9]

暴露于沙眼衣原体后,其潜伏期通常为 7-21 天。泌尿生殖道感染在男性患者中可导致尿路炎症,在女性患者中导致宫颈炎症。有时,在女性患者中,感染可上延至生殖道,引发盆腔感染、盆腔炎症性疾病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 或者肝周炎(FHC 综合征,即盆腔感染合并肝周炎)。在男性患者中,上行感染可导致附睾炎或前列腺炎。[2]

分类

血清型L1、L2、L3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Lymphogranuloma venereum, LGV):较强侵袭性的血清型衣原体感染可引发生殖道溃疡和/或腹股沟淋巴结病,或直肠感染所致的直肠炎。

血清型A、B、Ba、C

沙眼。

血清型B、Ba、D至K

在成人及儿童中为眼殖系统疾病,在婴儿中为婴儿肺炎。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