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由于近 85% 的女性和男性无症状,[11] 因此基于患者病史及存在的危险因素,应高度怀疑。

典型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小于 25 岁、与感染患者发生性行为、新交性伴侣或多个性伴侣、性伴侣同时有其他性伴侣、既往性传播感染病史以及无套性行为。

一旦存有临床怀疑,诊断和治疗就会相对直截了当。[11][12]

体征和症状

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性交后出血或月经间期出血、无异味的阴道分泌物、尿痛或盆腔疼痛。感染可上行至上泌尿生殖道,导致发热、寒战、肌痛、恶心、呕吐以及腹腔或盆腔疼痛。极少数患者可因肝周感染引起发热和右上象限腹痛。检查可见子宫颈口絮状或黄色分泌物。用 Dacron 拭子擦拭时,宫颈易出血。

男性患者可能出现尿痛,以及清亮发白的尿道分泌物。体格检查可见阴茎分泌物。如果未见分泌物,顺阴茎根部至龟头轻压,可见液体溢出。当上行感染导致附睾炎或前列腺炎时,可能出现轻至重度阴囊疼痛。[2] 严重感染的患者可出现发热、恶心及呕吐等症状。 阴囊区触痛及皮温升高。

直肠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很少见,但也可出现直肠黏液脓性分泌物或里急后重。

诊断性检查

目前建议行核酸扩增试验,[3] 核酸扩增检测的敏感性>90%,特异性为 94%-99.5%。[13] 核酸扩增检测 (NAAT) 呈阳性提示沙眼衣原体感染,应予治疗。成功治疗后长达 3 周时间内,因其残余的无活性 DNA 可导致核酸扩增结果呈假阳性。[3] 临床上高度怀疑,但核酸扩增试验阴性者应重复试验,因为有假阴性结果的可能性。 一旦确诊感染,需严密追踪其性交史,以确诊无临床症状的衣原体携带者。

核酸扩增试验在自采标本(尿前段标本或阴道拭子)或临床医师采集标本(阴道、宫颈内或尿路拭子)上进行。

直肠及口咽部位的沙眼衣原体感染可通过对暴露的解剖学位点进行检测而诊断。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未批准核酸扩增检测 (NAAT) 在直肠和口咽拭子标本的应用。但是,一些实验室已符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对核酸扩增检测 (NAAT) 的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 (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s, CLIA) 的验证要求,可以进行这些检测。[13] 还有一个好的证据,那就是患者自采集的直肠拭子标本的核酸扩增试验结果同临床采集的直肠拭子标本结果相当,且患者认为用于衣原体筛查的自采标本方法很容易被接受。[14][15]

如果核酸扩增试验不可用,还可用核酸杂交转换试验、酶免法及直接荧光抗体试验。

也可通过细胞培养进行检测(如 McCoy 细胞培养),但价格过于昂贵,难以实现,且需要特殊技术。[13] 特异性近乎100%,但敏感性在70%-90%,这与实验室及采集技术有关。[13] 因为变异性较大及花费较高,该试验仅在有法律争议时应用。

疾控中心建议在高度怀疑感染时,可立即予以抗生素经验性治疗。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