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AWS 是由酒精依赖患者戒酒导致的。[1]它的特征性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过度。[22]

慢性饮酒会导致突触后 N-甲基-D-天冬氨酸 (N-methyl-D-aspartate, NMDA) 受体上调和突触后 γ-氨基丁酸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受体下调。突然中断饮酒导致的血乙醇浓度下降可使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的刺激性 (NMDA) 系统与抑制性 (GABA) 系统之间发生失衡。过度的刺激效应会导致患者发生 AWS 的临床体征和症状。[18][23][24][25][26]

病理生理学

乙醇与中枢神经系统 (CNS) 中对正常 CNS 功能至关重要的两种主要受体相互作用:A 型 GABA 受体和 NMDA 受体。

乙醇的主要靶标是 A 型 GABA 受体,持续刺激该抑制性受体可导致 A 型 GABA 受体/氯离子通道复合体下调。[23][24][25][26]A 型 GABA 受体适应性下调还会促使患者产生耐受,使饮酒者在达到镇静性酒精浓度的情况下仍维持清醒水平。[3][25][26]

在各种不同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系统中,血液中存在持续的乙醇浓度主要影响突触后 NMDA 受体-钙离子通路复合体的表达。与对 A 型 GABA 受体的激动作用相反,乙醇通过竞争性结合 NMDA 受体上的甘氨酸结合位点来抑制 NMDA 受体功能。这种抑制作用可导致突触后膜上的 NMDA 受体代偿性上调。

在突触前水平上,慢性饮酒会增加兴奋性谷氨酸释放,而谷氨酸再摄取受到抑制。[24][26][27][28]有证据显示急性饮酒会增加突触前 GABA 释放。[24][26][29][30]然而,目前尚不明确慢性饮酒与突触前 GABA 释放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神经递质-受体相互作用的适应性机制维持了兴奋性 (NMDA) 与抑制性 (GABA) 受体系统之间的稳态,并介导酒精耐受的发生。酒精依赖的患者戒酒后,血乙醇浓度相对于原先维持的稳态浓度下降,会导致 NMDA 和 A 型 GABA 受体功能之间失衡。因此,随着抑制 (GABA) 活性减弱,过度的谷氨酸能刺激会导致 AWS 临床症状的发生,包括自主神经兴奋过度、震颤、幻觉和癫痫发作。[26]

由于“点燃效应 (kindling phenomena)”,AWS 多次发作会增加后续 AWS 的严重程度。点燃效应是指如下过程:低水平的化学或电刺激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行为反应,而由于反复施加刺激,水平的刺激导致了行为效应,例如癫痫发作。[31][3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点燃效应可使戒断症状加重。[31]在临床上,与没有伴随癫痫发作的 AWS 患者相比,有癫痫发作的 AWS 患者中,有相当大比例的患者有 AWS 多次发生的病史。[33][34][35]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