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阿米巴病是由摄入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引起,可在粪便污染的食物和饮用水中检测到包囊。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粪便样本的碘染色[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粪便样本的碘染色转自《现有概念》 (2003);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阿米巴病也可通过性交或接触粪便污染的物体间接传播。包囊在环境中稳定,对氯化和干燥具有耐受性。

病理生理学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命周期从摄入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开始。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命周期[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命周期转自《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2003);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寄生虫的感染性包囊通过胃和小肠时能够存活。包囊在肠腔中脱囊形成能活动且具有潜在侵袭性的滋养体。

在大多数感染中,滋养体在肠黏蛋白层积聚并形成新包囊,引起自限性和无症状的感染。然而,在一些病例中,半乳糖/N-乙酰氨基半乳糖 (Gal/GalNAc) 通过凝集素黏附于结肠上皮及结肠上皮细胞溶解,都会使滋养体开始侵袭。

中性粒细胞对侵袭作出的反应,导致侵袭部位出现细胞损伤。一旦肠上皮被感染,就可能肠外扩散到腹膜、肝和其他部位。

控制侵袭而不是成囊的因素包括通过阿米巴的 Gal/GalNAc 凝集素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得出的寄生虫群体感应,以及宿主的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

阿米巴腹泻和痢疾(带血或黏液腹泻)患者的肠道中通常能发现滋养体,诊断应注重粪便中寄生虫抗原的检测和血清抗寄生虫抗体的检测。[1][2]

滋养体侵袭肠上皮会引起阿米巴腹泻和结肠炎。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粪便样本的三色染色[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粪便样本的三色染色转自《临床传染病学》 (1999);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结肠内的阿米巴溃疡:大体病理显示结肠溃疡的直径平均为 1~2 mm。[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结肠内的阿米巴溃疡:大体病理显示结肠溃疡的直径平均为 1~2 mm。转自《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2003);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侵袭包括寄生虫对肠黏膜的独特咬食过程,称为阿米巴胞啃。[14]

通过门静脉系统发生的血源性传播会导致阿米巴性肝脓肿,阿米巴肝脓肿患者的后前位和侧位胸部 X 光片:胸部 X 光片结果包括右侧膈肌抬高和肺不张[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阿米巴肝脓肿患者的后前位和侧位胸部 X 光片:胸部 X 光片结果包括右侧膈肌抬高和肺不张转自《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2003);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以及其他部位感染,如脑部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脑脓肿[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溶组织内阿米巴脑脓肿转自《皇家热带医学和卫生学学会汇报》 (2007) ;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但是较为罕见。[1][2][3][4][5]

分类

分类学[6]

传染性:

  • 溶组织内阿米巴

共生性:

  • 迪斯帕内阿米巴

  • 莫氏内阿米巴

  • 孟加拉内阿米巴

  • 大肠杆菌

  • 哈氏内阿米巴

  • 波列基内阿米巴

  • 齿龈内阿米巴

临床表现[2]

1.无症状性定植

  • 粪便中出现溶组织内阿米巴,而无结肠炎或肠外表现

2.肠阿米巴病

3.肠外阿米巴病

  • 阿米巴性肝脓肿

  • 脾脓肿

  • 积脓

  • 心包炎

  • 脑脓肿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