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流行病学

球孢子菌病的致病原(粗球孢子菌球孢子菌)栖息于仅西半球可见的生态环境中,主要是美国西南部沙漠(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及西部德克萨斯州)和墨西哥北部沙漠。[3]犹他州、内华达州、华盛顿州东部的局部地区,以及美国中部和南部也是流行区。球孢子菌病是一种主要见于这些地区内居住的人们中的一种感染;地方流行区外的病例可能在返回非地方流行区的游客中可见。美国每年发生约 150,000 例球孢子菌病。[4]其中一半以上发生于亚利桑那州,[5]该州发病率从 1998 年的 2271 例增至 2011 年的 22,641 例,随后在 2015 年减少至 11,072 例。[6]报告的病例数量下降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的原因包括以下情况出现变化:暴露于球孢子菌的人员数量(因旅行或搬迁);影响真菌生长和循环的环境因素(例如温度和降雨量);发现和报告病例的方式。[6]

球孢子菌病是在吸入空气传播性真菌孢子时获得的;因此,增加粉尘吸入可能性的职业(如建筑、挖掘)或娱乐活动也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降水、干旱、温度、风速及灰尘等气候变量也影响空气孢粉的数量。[3]

男性更可能由于职业性或娱乐性粉尘接触而获得感染的可能性增加。肺外播散的危险因素包括种族(特别是菲律宾人或非裔美国人;[7]美洲原住民、西班牙裔及亚裔的风险是否增加尚有争论);以及无论是医源性(如器官移植后或风湿病学疾病治疗的情况下)或获得性的(如 HIV 感染和妊娠情况下)免疫抑制。[3][8][9]危险因素与播散性感染可能性增加有关,但与感染发病率增加无关。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