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常见于60岁以上患者

肩部疼痛

肩袖撕裂或者撞击的最常见主诉。过顶运动常会加重疼痛

肩部无力

常见于肩袖撕裂,尤其是抗阻外旋或者外展上举时。

主动活动度下降

高度怀疑肩袖撕裂。

外旋试验可诱发疼痛和无力

肘关节屈曲90°垂在侧方,患者用力外旋抵抗检查者的力量。外旋试验[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外旋试验来自医学博士 Daniel J. Solomon 的收集;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冈下肌撕裂导致疼痛无力。

空杯试验出现疼痛无力

患者双侧拇指指向地板,双上肢稍向前(好像倒空杯子一样)用力向上抬,检查者在手臂顶端施加向下的力量。空杯试验[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空杯试验来自医学博士 Daniel J. Solomon 的收集;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肌力减弱代表冈上肌撕裂。

其他诊断因素

三角肌疼痛

因为三角肌并不能完全代偿撕裂的肩袖,患者常有三角肌疲劳或夜间三角肌疼痛症状。疼痛常放射至上臂及前臂近端,尤其是夜间。

夜间痛

与三角肌过度使用有关,或者发生在肩关节激惹、发炎的患者当中

抬离试验出现疼痛无力

评估患者手置于后方,抵抗检查者的手,离开背部的力量。抬离试验[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抬离试验来自医学博士 Daniel J. Solomon 的收集;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检查者应确保患者使用肩部的力量而非手腕和手指的力量。肌力下降代表肩胛下肌撕裂。

压腹试验诱发疼痛和无力

患者双手压在脐部,手肘向前方离开躯干。检查者将手放在患者手与腹部之间,施加阻力。[14]压腹试验[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压腹试验来自医学博士 Daniel J. Solomon 的收集;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患者不能将肘部保持放置于冠状面前方代表肩胛下肌撕裂。

Neer撞击试验诱发疼痛

Neer征可在患者坐位或者站立时进行。检查者一手放在患者肩胛骨上以阻止旋转。当患者上臂被动抬起时,产生疼痛代表撞击。Neer撞击试验[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Neer撞击试验来自医学博士 Daniel J. Solomon 的收集;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Hawkins撞击试验诱发疼痛

患者上臂置于上举90°,肘关节屈曲90°位置。检查者被动内旋患者上臂。Hawkins撞击试验[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Hawkins撞击试验来自医学博士 Daniel J. Solomon 的收集;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产生疼痛为撞击试验阳性。

粘连性关节囊炎

粘连性关节囊炎(冻结肩)是指由于软组织挛缩造成的主动、被动活动范围下降。在大型及巨大肩袖损伤中,被动肩关节活动度下降并不常见。肩关节僵硬同样可以发生在巨大慢性肩袖撕裂的患者中,通常由损伤或者长期不活动肩关节(制动时间过长)所致。

危险因素

年龄大于60岁

一项研究发现,使用MRI检查,在60岁以上无症状患者中,54%有肩袖撕裂。[1]

在另一项研究中,在有症状及无症状人群中使用超声检查双侧肩袖撕裂,发病率与年龄高度相关。48岁以下患者组,没有肩袖撕裂,48-68岁年龄组,单侧肩袖撕裂多见,68岁以上组,双侧撕裂多见。[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过66岁患者有50%几率为双侧撕裂。

有反复过顶运动的病史

反复过顶运动,尤其是在投掷运动,对肩袖无血供区域有长期影响。运动员肩部生物力学分析显示,每次过顶运动都会产生肩袖巨大应力,导致关节面肩袖撕裂,甚至全层撕裂。

大量反复过顶运动,比如粉刷、过顶上举,会刺激肩峰下滑囊,引起撞击,表现为肩袖撕裂或损伤的前驱症状。

盂唇上方撕裂病史

MRI和超声能够更好地显示软组织情况,尤其是SLAP区域。[7]

在反复过顶运动中更加普遍,比如举重或投掷运动

肩关节损伤

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急性、亚急性损伤史,症状起始可能是隐匿性的。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