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大量出汗、温度和湿度过大、封闭式服装、发热性疾病、红粟疹反复发作以及紫外线照射。
非特异性体征。然而,由于粟粒疹累及的是小汗腺管,而非毛囊,所以所有类型的粟粒疹都有非毛囊性病灶。[1]
晶状粟疹的小疱疹没有症状。[1]
晶状粟疹与透明的非炎性小水疱相关。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住院发热患者的晶状粟疹资料由 Brian L. Swick 提供,获准后使用 [Citation ends].[1]
晶状粟疹是质脆的小水疱,轻轻摩擦即可破裂,流出透明的液体。[1]
非特异性体征。然而,红粟疹与红斑相关,这一点与晶状粟疹和深粟疹不同。[1][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红粟疹资料由 Brian L. Swick 提供,获准后使用 [Citation ends].
深粟疹经常伴有面部、腋窝、手部和脚部的代偿性多汗。[1]
非特异性体征。深粟疹为位于深层的丘疹。[1]
温度和湿度过高引起的大量出汗造成粟粒疹。
总是与粟粒疹相关。
发热性疾病引起的大量出汗造成粟粒疹。
见于住院患者的特殊相关因素。
晒伤可以造成角质层末端的汗管破坏,对部分晶状粟疹的发生存在一定作用。
紫外线照射的表皮细胞会受到角质层中新旧角质细胞的挤压。这些细胞造成角化层内的末端汗管开裂,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使得汗水积聚,造成粟粒疹。[1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