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皮肤色素沉着过度,呈土褐色至灰色,分布在面部中央、颧部或下颔

典型分布的土褐色至灰色皮肤色素沉着过度(即面部中央、颧部、下颔部)表明黄褐斑的诊断。黄褐斑[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黄褐斑由 Dr Laura Ferris 提供 [Citation ends]. 面部中央型是最常见的类型。[3] 然而,皮肤色素沉着过度有时可影响不同区域部位,例如,前臂和颈部。

危险因素

女性

女性占所有黄褐斑患者的 90%。这很可能是由于激素影响黑素生成所致。50% 患者会在 20~29 岁时发作。[7]

Fitzpatrick III~VI 型皮肤

西班牙和亚洲女性与皮肤类型中较浅肤色的女性相比更常患黄褐斑。[6]根据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 (MASI) 评分,黑发女性更常受影响并且患严重或非常严重黄褐斑的风险增加。[7]

紫外线辐射

黄褐斑会在日照后加重,但会在采取防晒措施时消退。[3]

口服避孕药

任何含雌激素的药物均可能导致黄褐斑,包括外用激素和激素替代疗法。黄褐斑更常见于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13]

妊娠

高达 50%~60% 的妊娠妇女会出现黄褐斑,尤其在晚期妊娠更常见。[13]在孕妇群体中,该现象可通过其与促黑激素 (MSH) 水平升高、炎症后现象和紫外线暴露之间的相关性来解释。[7]

黄褐斑家族史

高达 40%~50% 的黄褐斑患者具有该病的家族史。这些患者中,97% 的患者的一级亲属患有该疾病。[7]

光敏性药物

有些光敏性药物(包括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 受体阻滞剂、氢氯噻嗪和抗癫痫药物)[1] 可能导致出现黄褐斑。在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中,黄褐斑的发病率似乎增加。[1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