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由于临床疾病多种多样,因此吸入性损伤的预后和自然病程也有很大不同。最常见的吸入性损伤源(烟雾吸入)导致的死亡率估计在 5% 至 8% 之间。[35]在幸存者中,疾病后遗症取决于损伤类型。

上气道疾病

上气道症状的消退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合并症,因为它们可能会引发水肿并阻止愈合。患有明显上气道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喉炎和声带功能异常,并对未来的环境暴露高度敏感。[1]与任何其他疾病一样,需要长期气管插管的患者都会有气管狭窄和气管软化的风险。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预后有很大差异。幸存者通常会出现神经认知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急性的也可能是持续性的,或者经过一段时间延迟、在碳氧血红蛋白 (CO-Hb) 升高的情况得到缓解后才出现。[22]严重暴露患者(意识丧失,CO-Hb >25%)中高达 50% 的人症状可持续超过 1 个月。

下气道疾病

尽管有些患者除了急性期疾病外还出现持续性症状(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但气流阻塞症状的消退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1]反应性气道病综合征 (RADS) 是一种已知的吸入性损伤后遗症。[36]

急性肺损伤 (ALI) 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患有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死亡率很高,大多数人即使 1 年以后肺功能仍未恢复正常。[37]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