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胃肠道出血

患者通常表现为慢性、无痛、少量、间歇性出血,下消化道病变者可有直肠排鲜血,上消化道疾病者可有黑便。

两次出血发作可能间隔较长时间,且通常具有自限性。

很少情况下,患者可出现大量出血(便血或呕血)。

大便通常呈亮红色,但也可能呈栗色。

其他诊断因素

年龄 60 岁以上

一般认为血管发育不良由与年龄增长相关的退行性过程引起。

呼吸短促

由于出血可能为少量和慢性类型,因此患者常表现出贫血的症状和体征。

疲劳

由于出血可能为少量和慢性类型,因此患者常表现出贫血的症状和体征。

虚弱

由于出血可能为少量和慢性类型,因此患者常表现出贫血的症状和体征。

苍白

由于出血可能为少量和慢性类型,因此患者常表现出贫血的症状和体征。

心动过速

可能会在出血速度较快且出血量较大时发生。

低血压

可能会在出血速度较快且出血量较大时发生。

危险因素

终末期肾病

尚无明确机制。在透析患者中,血管发育不良发生率增加,并且是该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常见原因。[6][7][8]

维勒布兰德氏病

尚无明确机制。

多个病例报告报道关于 von Willebrand 病患者血管发育不良发生率增高。[10]

仅在 II 或 III 型 von Willebrand 病患者中观察到消化道血管发育不良所致出血;这些患者缺少 von Willebrand 因子的高分子量多聚体。[20]

主动脉狭窄

一种可能的机制为瓣膜狭窄诱发 IIA 型 von Willebrand 病。[19]

研究尚未发现主动脉瓣狭窄与血管发育不良之间的关联。[12]

一些病例报道显示瓣膜置换后消化道出血停止。[13]

硬皮病

病例报告显示硬皮病患者血管发育不良发生率增加。[14][15][16]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