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奥曲肽 : 初始50 μg静脉推注,继而以50 μg/h静脉输注
或
特利加压素 : 初始2 mg静脉给药,继而1~2 mg/4~6 h,可持续用药直到72 h。
应关注复苏、气道的评估和外周静脉通道的建立的初步措施。输血目标应使血红蛋白含量维持在80 g/L。[4][33]超过该阈值输血可能增加死亡率。[22]根据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障碍水平进行容量复苏,并可以考虑可能的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输血。但目前没有证据证实这些血制品的使用可使患者受益。
血管活性药应在复苏开始的期间使用。[4][27][35]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或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三者被视为等效的替代选择,但可以首选特利加压素,因为与安慰剂相比,特利加压素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64]特利加压素是加压素类似物,当前在美国之外的其他地方被普遍应用。英国和美国也没有生长抑素,但其他地方均在使用。
内镜套扎疗法(EVL)应尽快进行,该法应用橡皮圈套扎包含曲张静脉的食管黏膜,现在已开发出可以通过一次食管插管进镜完成多次套扎的方法。套扎疗法优于硬化剂疗法。[50]证据 A
硬化剂疗法应仅考虑用于不能进行套扎的患者。[4]
硬化疗法需要在曲张静脉或其周围组织中注射硬化剂,如油酸乙醇胺、鱼肝油酸钠,一次操作注射可治疗多根曲张静脉。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诺氟沙星 : 400 mg口服,2次/d
或
头孢曲松 : 1 g静脉给药,1次/d
环丙沙星 : 500 mg口服,2次/d,或者400 mg静脉给药,1次/12 h
此类患者有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高风险(包括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无论是否存在腹水,都应该短期应用可覆盖革兰氏阴性杆菌的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仅能降低减少细菌感染,还能降低早期再出血发生率并提高生存率。[4][27][31][35][65][66] [ ]
在选择合适的一线治疗时,应当考虑当地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指南推荐使用诺氟沙星,但环丙沙星和头孢曲松也在一些研究中获得成功治疗。[4][58]对于高风险患者、喹诺酮类耐药率高的医院以及既往接受过喹诺酮类药物预防性治疗的患者,应当考虑头孢曲松。[27]
当出血不能控制且内镜套扎或肝内门体分流(TIPS)不能有效进行时,气囊压迫可作为临时措施(最长到24小时)有效控制出血,直至实施内镜套扎和/或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4][33]但是,其使用与一些可能致命的并发症有关,包括食管穿孔、误吸和移位。死亡率可高达20%。
气囊压迫止血法需要在胃内放入球囊、充气、牵引至贲门部,有效压迫静脉进行止血,直到实施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目前有3种型号的管路。由于操作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大,最好能由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患者在操作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
自膨式金属网状支架(SEMS)可有效压迫食管曲张静脉并控制出血,无需内镜直视或荧光镜引导就可通过植入系统置入支架,并可在内镜下通过配套植入拆除装置取出。[56]
纳多洛尔 : 初始40 mg口服,1次/d,增加至可耐受的最大剂量,或使心率达到55次/min左右
或
普萘洛尔 : 初始20 mg(速释片)口服,2次/d,增加至可耐受的最大剂量,或直到心率约为55次/min左右
对于没有证据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没有证据表明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获益。[32]证据 A并且指南也不推荐将 β 受体阻滞剂用于预防此类患者发生静脉曲张。[4][27][33]
然而,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后期分析中发现,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轻度下降(低于基线水平10%或更多)的患者,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且与使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更高百分比的接受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显示出了HVPG的降低。[32]
每次就诊确保心率达到目标要求,无需后续复查内镜。
纳多洛尔 : 初始40 mg口服,1次/d,增加至可耐受的最大剂量,或使心率达到55次/min左右
或
普萘洛尔 : 初始20 mg(速释片)口服,2次/d,增加至可耐受的最大剂量,或直到心率约为55次/min左右
对于伴有未发生破裂出血的细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应接受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尤其是出血风险增加的患者(如血清肝功能检查失代偿体征或曲张静脉的红色鞭痕样标记的证据)。[27][34]证据 B
虽然长期受益并不明确,即使没有上述增加风险的患者,也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4][33]
专家建议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细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无需内镜监测。[4][27][33][35]
对于没有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则建议每 2 至 3 年进行一次内镜监测以评估曲张静脉大小有无增加(即使已经去除致病因素),如果出现肝脏失代偿的证据,则应每年复查。[4][27][33]
每次就诊确保心率达到目标要求,无需后续复查内镜。
纳多洛尔 : 初始40 mg口服,1次/d,增加至可耐受的最大剂量,或使心率达到55次/min左右
或
普萘洛尔 : 初始20 mg(速释片)口服,2次/d,增加至可耐受的最大剂量,或直到心率约为55次/min左右
或
卡维地洛 : 初始6.25 mg(速释片)口服,1次/d,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12.5 mg,25 mg/d,每隔1~2周增加一次剂量,除非患者出现症状,或收缩压低于90 mmHg,或心率低于50次/min
没有出血高危因素(无红痕征或血清肝功能检查为Child-Pugh A级)且未发生过破裂出血的中度至粗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相比于内镜套扎疗法通常为首选。[4][27][33][37][67]
每次就诊确保心率达到目标要求,无需后续复查内镜。
纳多洛尔 : 初始40 mg口服,1次/d,增加至可耐受的最大剂量,或使心率达到55次/min左右
或
普萘洛尔 : 初始20 mg(速释片)口服,2次/d,增加至可耐受的最大剂量,或直到心率约为55次/min左右
或
卡维地洛 : 初始6.25 mg(速释片)口服,1次/d,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12.5 mg,25 mg/d,每隔1~2周增加一次剂量,除非患者出现症状,或收缩压低于90 mmHg,或心率低于50次/min
推荐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或内镜套扎法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首次发生破裂出血。[4][6][33][37][39][41]专家共识认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内镜套扎法都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首次发生破裂出血,因此应依据患者特征、当地资源、偏好和专长进行选择。[4][27][33][67]
每次就诊确保心率达到目标要求,无需后续复查内镜。
应当指出,一项研究提示,在接受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的难治性腹水患者中,死亡率升高,[44]而 Child-Pugh C 级、腹水或凝血酶原指数低均是提示内镜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出血风险高的指标。[50]
较晚期肝功能障碍的最佳治疗方案尚不明确。尽管根据报告,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能增加难治性腹水患者的死亡风险,[44]但在后续研究中未证实这一点。[45][46]并且,肝功能差的患者发生结扎后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较高。因此,有人建议对于收缩压<90 mmHg、血清钠浓度<130 mEq/L 或存在急性肾损伤的难治性腹水患者,可以降低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的剂量,或终止治疗。[27][43][47][48][49]如果这些参数恢复至基线值,可以考虑重新开始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如果患者不能重新开始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TIPS)。
推荐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或内镜套扎法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首次发生破裂出血。[4][6][33][39][41]专家共识认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内镜套扎法都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首次发生破裂出血,因此应依据患者特征、当地资源、偏好和专长进行选择。[4][27][35]
内镜套扎法应每2~3周进行1次,直到曲张静脉被根除,之后应于第3个月、6个月后进行内镜监测计划,以后每年1次。[33]
经过谨慎评估个体患者的风险/获益比后,可以考虑内镜静脉曲张套扎术。这种方法是将橡皮圈放置在包含静脉曲张的部分食管黏膜周围。现在已开发出可以通过一次食管插管进镜完成多次套扎的方法。
应当指出,一项研究提示,在接受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的难治性腹水患者中,死亡率升高,[44]而 Child-Pugh C 级、腹水或凝血酶原指数低均是提示内镜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出血风险高的指标。[50]
纳多洛尔 : 初始40 mg口服,1次/d,增加至可耐受的最大剂量,或使心率达到55次/min左右
或
普萘洛尔 : 初始20 mg(速释片)口服,2次/d,增加至可耐受的最大剂量,或直到心率约为55次/min左右
或
卡维地洛 : 初始6.25 mg(速释片)口服,1次/d,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12.5 mg,25 mg/d,每隔1~2周增加一次剂量,除非患者出现症状,或收缩压低于90 mmHg,或心率低于50次/min
内镜治疗同时联合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4][33][37][67]
内镜套扎疗法用橡皮圈套扎包含曲张静脉的食管黏膜,现在已开发出可以通过一次食管插管进镜完成多次套扎的方法。
一项 meta 分析表明,在 β 受体阻滞剂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疗法基础上添加内镜套扎可使再出血率发生非显著性下降,而对死亡率没有影响,β 受体阻滞剂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疗法可作为内镜套扎加 β 受体阻滞剂疗法的替代选择;[61]然而,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每次就诊确保心率达到目标要求,无需后续复查内镜。
门体分流术需要在镇静状态下由介入科医师操作,在肝内的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之间置入支架,建立低阻力通道。门静脉血流通过持续开放的肝内支架进行分流。
使用聚四氟乙烯 (PTFE) 涂层的支架行经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TIPS) 可用于尽管接受内镜曲张静脉套扎术 (EVL) 联合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但仍然发生再出血的患者(或患者无法耐受联合治疗或有禁忌时)。然而,与基于肝静脉压力梯度 (HVPG) 的药物疗法相比,TIPS 不会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或提高生活质量,并且会使不良事件轻微增加。[62]并且,如果在首次出血 3 周后进行 TIPS,减少再出血的效果会减弱。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